最近开始追些经典的书,《麦田里的守望者》就是其中一本,下面是我看到的一个经典的场景,由于职业原因,我格外关注。
老斯宾塞说,口气还相当严厉:“这个学期你念了几门功课?”
“五门,先生”
“五门。你有几门不及格?”
“四门。”我在床上微微挪动一下屁股。这是我有生以来做过的最硬的床。“英文我考得不错,”我说,“因为《贝沃尔夫》和兰德尔我的儿子这类玩艺儿,我在胡敦中学时候都念过了。我是说念英文这一门我用不着费多大劲儿,除了偶尔写写作文”
他甚至不在听。只要是别人说话,他总是不肯好好听。
“历史这一门我没让你及格,因为你简直什么也不知道。”
“我明白,先生。嘿,我完全明白。您也是没办法。”
“简直什么也不知道”他重复了一遍。就是这个最叫我受不了。我都承认了,他却还要重复一遍。然而他又说了第三遍。“可简直什么也不知道。我十分十分怀疑,整整一个学期不知你可曾把课本翻过哪怕一回。到底翻开过没有?老实说,孩子。”
“恩,我约略看过那么一两次”我告诉他说。
。。。。。。
我于是信口开合跟他胡扯起来。我告诉他说我真是个窝囊废,诸如此类的话。但奇怪的是,我一边在信口开合,一边却在想别的事。我在纽约,当时不知怎的竟想起中央公园靠南边的那个小湖来了。我在琢磨,到我回家的时候,湖里大概已经结冰了。。。。。。
看到这处的时候,我忽然反思,我平时与学生的沟通,他们到底听进去几分。是不是也会有和书中一样的时候呢?
我们从书中可以看出若是学生与你达不到共情,其实是一次无效的沟通,从一开始教师的训斥,到反复的训斥,学生的心理变化是胆怯—厌烦—恨—走神,到最后根本就没有听进去教师的话。于是我试着尝试与学生的有效沟通。
我想我们都是希望学生好,希望他们提高,但是渐渐的我发现若是他们接受不了,即使再好的出发点都是没有效果的。
比如我的一个学生,有天我检查作业,她说没写,我问原因,她不说。我说罚写双倍,她怒气冲天,干脆不写。课后我问她,她说放学后还要烧火、做饭、做了很多活就没来得及写作业。经过和班主任沟通发现孩子是个后组建的家庭,平日会替继母去分担很多家务,不由得心生怜爱。这个孩子上课不愿意学习英语,性格极其暴躁,经常会因为一次小考没考好整节课不学习,或者与学生去冲突。对于我的批评与建议她只是一味的反感,并且公然的反抗,后来我把她叫到办公室,让她与我并排坐着来谈话,她的火气竟然瞬间消失了,和我说了很多平时不说的话,并且在之后的学习中表现的很努力。我想学生成绩和学校表现背后都是有原因。也许对于她们爱和关注才是她们真正需要的。
我不由得感叹,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甚至是教学手段都是固定的,但是有一点是流动的多变的,就是师生关系!强硬的方式和批评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去建议她们才会有我们期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