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下午,我在县内一处山沟,移动信号时有时无。手机联通讯号的那一瞬,欢叫的短信提示音里,有我山东大姑舅哥的未接来电,不由心里一沉。去年父亲去世,他的外甥们都没能赶过来奔丧,说的就是姑妈年事已高,生活不能自理,已达到跟前离不开人的程度,需要姊妹们轮流陪护。算起来又过了一年,该有87岁高龄了。平时不怎么联系,若是联系,莫不是...
一会儿,微信联系上我,果然。姑舅说,姑妈是当天下午3点去世的,议定第二天去殡仪馆火化,第三天送殡。依照习俗,娘家人是首先要通知的。最后说,天气不好,建议我们都不要去了。
山沟的夜晚,空气满是燥热,我的心满是烦乱。姑妈和父亲,只有他俩姊妹,小时候被祖父母带到陕北。成年后姑妈又回老家嫁于姑父,再一同回到陕北,在一个叫南沟门的地方务农,生育三男三女。再后来回到山东老家,姑父在南沟门又耕作了数年才返回,从此她们在临沂白沙埠贾村那里生活。再后来,祖父母在陕北年事已高,姑妈来探望,她说路远了,今后可能见不到老人的面了。她又对我说,你是他娘家的亲侄子,你表哥表姐如果对她不好,你都可以教训他们。她又说若是将来她去了,我是否会回去送她。看着她期冀的目光,我没有迟疑就答应下来。就这么一位亲姑妈,她去世我理应前去。母亲、祖父母、父亲,先后离世,老家的亲戚都没能来。路远了,多有不便,许多就没通知。似乎来往就这么断了,可心里总在牵挂。
想到小时候在老家,每次去贾村姑妈家,她总是亲昵地摸着我的头说,哎娘呀,我的亲侄儿来了!然后忙着给我弄吃的。还有一次,我去镇上理发,姑妈挡住我,说她给我理,省下的钱留下买冰棍吃。尽管姑妈理的发不好看,给我省的零花钱是实实在在存兜里了,我很珍惜。那时,有人问我,谁最漂亮,我说是我姑。
8月1日,是父亲的周年祭,姑妈和他的离去差了一年零一天,冥冥之中似乎有定数,又说不清。上午我赶回城里,约好姊妹们上山。这一年时间过得真快,清明节为父母合茔后的坟上,五谷都长实了穗。为祖父母立的碑面黑油发亮,碑文与图案清晰,达成他们生前所愿,我也心安。烧纸祭拜之余,姊妹们免不了说起姑妈的丧事在即,去亦或者不去。最后一发狠,说走就走,11点下山,约好12点半动身。
事实上是下午1点动身,导航近1100公里,大约12个小时,开我的车,我和大姐、大姐夫、三姐四人前往。一路上我和大姐夫轮换开车,中途停了几个服务区上卫生间、接水、加油,行程穿越了山西、河北到山东,天黑的很快,目标愈发的近了。8月2日凌晨1点多,车辆赶到设于贾村老年房院子处姑妈的灵堂。空荡的灵堂内,一把椅子上放着姑妈的骨灰盒,其上是姑妈的遗像,姑妈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的模糊。磕头时,姑表亲们说夜晚不能哭,磕头要四下。表哥表姐们面容憔悴,就在两侧草垫上守灵。大表姐说,我们不如你们呀,想不到你们都来了。这话很直白。我们也是希望你们去呀,可你们都忙。真没必要纠结,看不到姑妈,姑表亲依然很亲。叙话不提那么多,长途跋涉真的累,三姐和她们就在草垫上歇了,大姐大姐夫在隔壁内房,我就在外间的沙发上,在一堆孝布里不觉沉沉睡去。
8月2日清早,因为得知不能确定我们前来,姑表亲已经请了本家大叔,也就是我祖父的亲侄子带头主持祭拜仪式。我于是赶紧联系到他们,大叔和表弟很快赶过来,请我们去家里,我们婉拒,今天哪儿都不去。同时表示祭拜时我跟着行礼就行,仪式大概要到9点多。
空余的时间,我先上礼,在侧面了解后,以两位侄子比四个侄女礼金略高就行。当地不实兴献花圈,倒是有上锅饼的,一份是七八斤,价格大约180元一份,因为不懂规矩,没再多嘴问,故而没献。孝服也不是过去的重孝,男的白帽,女的像个坎肩,看来殡葬改革了不少习惯。院子里除了灵堂,就是客棚,过事的餐车,几位忙着剁肉煮鱼的帮厨。这个院子很大,有几排的房屋,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老年房么。看看时间尚早,我走近细看,都是一间房子一个院,有雅致的栽花种草、藤蔓吊瓜的,也有的乱堆些杂物、门户紧锁的。遇到一处三位老人摇着蒲扇纳凉,习惯性地去拉拉呱呗。
老者问我是哪儿的?我说是朱畔的,他说怪样、不孬!你们朱畔三大户,姓张的、姓徐的、姓姜的三大户。而他们白沙埠,姓臧的、姓赵的、姓田的也是三大户。田老汉说,他和另一个老婆婆都是93了,再一个也87了,都是种地的,不是吃国库的,老了所以到老年房来。我问何为老年房?老者说,老年房,就是给老年人准备的,年幼的不让来住,类似于幸福院。这后面的高楼那都是要花钱买的。这一片是白沙埠的、十字路的,东头是贾村的。凡是年龄大了,家里宅子不好,就到这来,一门一户,国家给盖的,但办饭要自己,办不动了子女送,没儿女的国家管,国家对老人真好!老婆婆看出我的担心,笑说你当是把我们放到这没人管了,儿女好(四声)来,这个不来那个来。问及长寿的,说是一百的不多,我说你们争取争取,老人们就笑,这怎么争取啊!问白沙埠的赶集,是逢着初二、初七才有,想赶大的东庙会在诸葛,十二里路呢。问小时候的供销社、化肥厂,早都没了。没一会,又来了个逛的,感叹说这里的老年房真多。
另一堆,两个老婆婆围着一个做塑料吊瓜绳子的中年妇女,她手脚麻利,已经手工做了一小堆,说绑一把挣七毛钱。姓杨的老婆婆头发都白了,说她80岁,她把我姑妈叫三嫂子,平时关系很好。她竟然还记得我姑原来在陕西来着,又说我的脸面和我姑的像,和我大姑舅哥像。她们盘问了半天,说你们不孬,娘家人不来那还能行吗,等也要等啊,等不上按规矩不能出殡。你姑这辈弟兄四个,这是最后一个了。又说你那几个表哥表姐,乖样,不孬。
看着时间快9点了,告辞而去,到了方知,刚才祭拜仪式开始,找不见我,已经完毕。这些礼节于我很陌生,缺席了我也不以为意,只要大家不怪我就行。令人欣喜的是,院子里遇到四处寻我的一群亲戚,有我姨奶奶家的大叔、二叔,大姑和三姑,有我四舅老爷家的几个姑姑,其中我四姑打着我的屁股,笑问我记得她不,上次回来还送我鞋垫子呢。
早餐很快接着午餐,没睡好也吃不下饭,于是告辞到镇上的尚客优旅馆休息。下午快四点,大姑舅哥电话,让我快点去。赶到时,一顶纸轿已抬出了门口,我忙跟着本家大叔后面,第一列行礼叩首,后面的一对对的依次祭拜,再一把火把纸轿烧了。然后大队人去出殡,灵地设在三路的桃园内。看着埋完,我又被送回去,接我们姊妹,她们和我姑舅姐一起,说是要招魂,就是拿着一张剪好的大钱,在房内转悠,纸或许会被墙吸住,但更多的是在门后被吸住,吸住了就是把魂招到了。我们几个每人要买一个纸窠子,赶到坟头去,三七和五七依次进行。供桌祭品摆放后,娘家人是要首先祭奠烧纸的,手拿着筷子左三圈右三圈的比划,再用手把鸡鸭鱼肉糕点水果这些祭品掐一些在地上,洒酒,叩首。这种仪式按亲近关系进行,把后两次上坟一次办了。就这么看着姑妈去了,入土为安,心里是既难过,又感慨时光的流逝,故去的亲人一个个在脑海浮现。
晚宴是六盆子肉,加锅饼,和中午基本一样。这里说是上菜其实都是肉,鸡肉牛肉鱼肉等等均是水煮,尝过后,我基本上只吃豆腐丸子,它有一种小时候的家乡味道。我记得是肉末和豆腐捏成的丸子,放在锅里慢慢的炖,闻着香,吃着香。晚上去沂河边和雕塑园闲逛时,和三姐还回忆小时候祖母做的豆腐丸子,碗在锅里被开水咣当咣当地煮着。
8月3日,我知道姑表亲们还有许多事,特别是晚上要到桃园内守灵,没打扰。姊妹四人忙着走亲戚。大姑舅哥约后天一起吃饭,我们事情太多,已提前离开。大姑舅姐夫怪我们走的太急,我说我姑的事前前后后你们太累,我们帮不上忙,也不能添乱不是。这次能赶上,也是我们侄儿侄女的孝心,看着老人家入土为安,我们也安心。大家忙忙碌碌,各自珍重,再遇。
就这么一位亲姑,也走了。写一篇流水账以记之。
2024.08.11
附视频:1、 https://v.douyin.com/irqtBBdf/ 07/19 r@r.Rk HIi:/
2、 https://v.douyin.com/irqtxUCv/ seB:/ 04/01 v@S.Lw
3、 https://v.douyin.com/irqt5vSQ/ R@X.Zm aaN:/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