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的币众课堂,延续上一期的内容,继续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民间用语。
1.PPT融资
当一个项目进行首次币发行时,需要发布ICO白皮书来披露项目情况、发行的代币数量、筹集资金的用途等信息。白皮书通常以PDF、PPT等文件格式发布在项目官网或相关专业网站上,“白皮书”在ICO中的作用就和招股说明书在IPO中的作用类似,但由于ICO项目极大程度地依赖于白皮书是否制作精良,因此被称之为“PPT融资”。
2.韭菜
指不了解市场情况的散户。因为散户不了解市场情况且容易受到投资情绪左右,容易高位买入、低价卖出,而当一部分人亏损离场后又会有新生力量进入,就像韭菜一样割一茬很快又长一茬。李笑来在新书《韭菜的自我修养》中提到所谓“韭菜”的常见特征:他们严重缺乏基本的阅读能力。他们是那种买一辈子东西都不读 产品说明书的人,他们是那种无论拿到什么,都要问别人怎么用 的人
3.割韭菜
所谓割韭菜,含义还是比较简单的,指的是装甲低位买入,炒高货币价格等散户近来后高价卖出获利,在砸盘砸到低位重复以上套路。而散户就像韭菜一样,割完又有新的一批入场。
4.空气币
空气币指没有任何技术依托的ICO代币,通过传销机构吹捧而号称有广大远景,但实际上不可行或是无法兑现。与国外相比,国内的ICO项目伴随着诸多“空气币”骗局。
5.传销币
传销币采用拉人头的方式获利,和开启项目后投资者获币不同,传销币成本不清,而且可能长期超发以满足新的受害者持币的心理。传销币完全抄袭别人的开源代码来搭建程序,且项目方长期不更新代码也不公布项目进度。
6.亿元披萨
2010年5月22日,早期比特币爱好者——佛山程序员拉兹洛(LaszloHanyecz)希望能用比特币交换实物商品,他在一个比特币论坛发帖说:希望用10000个比特币交换2个价值25美元的披萨。一位英国志愿者与拉兹洛达成交易,获得了10000个比特币的报酬。这是比特币第一次有了价格,在整个加密社区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人们为了纪念这次交易,把每年的5月22日称为“比特币披萨日”,比特币爱好者们聚在一起吃披萨庆祝。以比特币后来最高超过10万人民币的价格来计算,当时1个披萨价值约为5亿元人民币。
7.泡菜溢价/KimchiPremium
韩国民众热衷于投资加密货币,当地的加密货币价格相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高溢价被称为“泡菜溢价”。同时因其对市场动态的描述而引人注目。
8.类固醇以太坊/EthereumonSteroids
“类固醇以太坊”是EOS的戏称,EOS区块链是完全可编程的,消除交易费用并能够每秒处理数百万次交易。
9.糖果/Candy
加密货币在项目起步时都需要推广,常见的推广方式之一就是“发糖果”,即免费向用户发放一定数量虚拟币,这些免费的虚拟币被用户们称之为“糖果”。
10.“HelloWorld”
学习一个新的编程语言,一个最重要的仪式就是写出一个能输出HelloWorld的程序。而在币圈是指微拍创始人胡震生做的区块链项目Showcoin(秀币)在ICO后,其代码库只有一句“HelloWorld”。
每天三分钟,学习区块链。了解更多区块链知识,欢迎收看币众区块链知识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