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多年,再次捧读余华的《活着》,再次带上了一种关于生命全新的态度和对于苦难的深刻思考。《活着》是一本关于人对于苦难的承受能力以及经受苦难后融入幸福的书。因此,每当有人在我面前说起“福贵”只是一场苦难的幸存者时,我都想去呵斥他,因为他不懂,活着已然成为了“福贵”身上一种不可或缺乃至散发光芒的精神品质。苦难没有在“福贵”的身上留下更多,以至于余华也在序言中说道:“不要把福贵简单当成是一场苦难中的幸存者,他是这场苦难的亲历者也是讲述者。而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活着,在余华的笔下,成为了一种人对于生命和苦难的态度,或是精神或是意志,它能够朴实无华也可以熠熠生辉。正如余华所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读《活着》就是听完福贵轻描淡写的讲完他自己苦难的一生。这期间,他遭遇过多少苦难,又经历了多少生离死别,只有他自己才感受深切。在外国读者的眼里,余华将福贵塑造成为了一个英雄,一个在那个时代依然能历经苦难仍觉幸福的英雄,一个把活着当成自己坚定意志的英雄。就好像余华在文中写的那样:“福贵同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不一样,他喜欢回想过去,喜欢讲述自己。”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看到的是福贵艰难苦困的一生,而对于福贵自己来说,只不过是他活到现在的一种证明。福贵喜欢讲述自己,喜欢回顾自己苦难的一生。正如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写道的那样:“生命的价值,就在于生于平凡却敢于追求不凡。生命的高贵,在于经历不平凡,而融于平凡。”福贵是一个在中国大地上土生土长的人,中国历史的浩浩洪流,并没有让这个平凡的人死去,而是让他活了下来,他喜欢讲述自己不平凡的经历,却用着平凡的口吻,幸福的目光。也许,福贵在大多数读者眼里是不幸的,但在我眼里,他是幸运,是值得赞扬。福贵的遭遇是不幸的,而他身上关于对生命的态度是难得的。
近期,看了一些电影,也经历了一些事。看到了许多人,对于生命的一种消极态度,引起了我对于生与死的一些思考。《活着》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福贵是一个哪怕可能会死也要活着的人。生活趋于平静,如今这个时代早已没有了那些显而易见的苦难,但每个人的身上都背上了一个包袱,从出生到死亡,包袱越变越大,有人不堪其重,死去了,有人负重前行一直走到了人世的终点。我想说的是,生命是有它所存在的价值,在选择放弃之前,不妨想想,为什么有人过着更苦的生活,却仍要坚强的活着。因为,苦难从来不是要去打垮一个人,而是要去打磨一个人。活着,也不是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其他东西活着,只是为了活着本身。
对于生命,我们要常怀一种敬畏的态度。在我看来,人生是一场朝圣,不轻易放弃,是我们作为朝拜者的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