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西四环看望伯父。返程的地铁上,我想试着写写我的伯父。虽然一直以来都有这个念头,但是若用短短几百字去刻画伯父总觉得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总是迟迟未落笔。
伯父生于1957年,差三年便满七旬。
伯父一生未经历婚姻,也便无妻无儿无女。
伯父的生命里最尊敬人是自己的母亲,最爱护的人是自己的弟弟。
我们这些侄子侄女得益于伯父对父亲的爱屋及乌,自然也颇受照拂。
伯父勤俭,朴素,善良,爱干净,不好议论他人,这些都随了奶奶。
伯父生性慢,求稳妥,出门前拍拍衣裤口袋检查确定门锁的习惯几十年如一日。
伯父好清静,怕热闹,不好应付人际关系,所以跟他生命交集最为密切的不过我们这几个家人。
伯父爱读书,好写作,我的文字启蒙便主要来自伯父。小学时经伯父指导后的作文往往是要登上班级板报或是被老师在班上朗读的,于是我早早地便体会到了文字的奇妙。
伯父的人生轨迹是简单的,简单到可以归纳为两部分:奶奶生前和奶奶去世后。
奶奶在世时,伯父陪着奶奶,三餐四季。
奶奶去世后,伯父帮着父亲,值守一方。
奶奶1997年去世,1998年伯父来京帮父亲经营红枣摊位,一晃便是26年。26年间,摊位几经周转,北京一日更甚一日地繁华,但这份繁华和喧嚣没有在伯父身上沾染了分毫,他还是那么朴素、清瘦、谨慎、不急不躁,日复一日往返于住房和摊位之间。只是像入秋的大树一般,满头早已华发。
时间总是悄无声息就可以沧海桑田,谁也没有被遗漏,包括你我,还有我的伯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