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孟子,你好,我对你可是心仰已久,今天我们来探索一下你的思想如何?
孟子:你好,也许世风日下,正是人们需要我的时候,我也很乐意,和你共同探索一下我的思想历程。
北斗:嗯,那还是先介绍一下你的生平和大致的思想吧?
孟子:好,我就先简单的介绍一下。
我姓孟名轲,是战国中期的邹国(今山东省邹县东南)人。大概和齐宣王同时,我的祖先本来是鲁国人,是春秋时代孟孙氏的后代,我们孟氏曾经在鲁国撑大权,但是后来家族衰落,在我出生的时候,我的家族早已沦为平民了。
我也和孔子一样,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不过在母亲的督促下,我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我自称师于孔子,也就是说我自己私下里把孔子作为老师,但是我出生的时候,孔子已经死去多年。
我的学术渊源与孔门一脉相承。我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也就是说我是孔子孙子学生的学生,所以我的学术渊源是和孔子一脉相承的,随着我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后来我就成了儒家一派的代表人物。
我在成年以后,就开始招收学生讲学,然后从事政治活动,我到过齐国,受到过齐宣王的礼遇,还去过宋国、卫国,但是政治主张一直没有得到实现,后来,我就离开了齐国,回到自己的老家邹国,专门从事著述和讲学工作。
其实,你看,我的这种经历也和孔子差不多。
《孟子》这部书,就是我在晚年,和我的弟子们一起编撰的,这本书里面主要记载了我的言行,表现了我的思想学说,我觉得你要想真的想了解我,真的应该是去看一看我在当时的环境下,到底说了做了影响了什么。
北斗:是啊,我从你的书中,我体会到了一种思想的精深,读到了一股正义之声,此声逼人,真是让人充满浩然之气,那你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孟子:好,要想了解我的思想主张,首先还是得了解一下我的时代背景。
我所处的时代现实也比较严峻,礼崩乐坏,战争屠戮,社会动荡,世风日下,生命无情,人民水深火热。
我在我的书中有这样描写现实:
“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房里有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野兽吃人啊!野兽自相残杀,人尚且厌恶它;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治,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那又怎么能够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
孔子说:‘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该是会断子绝孙吧!’这不过是因为土偶木偶太像活人而用来陪葬罢了。又怎么可以使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当时战乱频仍,大部分战争都是不义的,为了争权夺利,人民没有安身之所,不能安居乐业,我十分痛恨,于是我坚决反对当时的不义战争。
我在我文章中说明了这种情况:“冉求做了季氏的官员,没有能力改变季氏执政的规律,而征收的粟米比过去倍增。孔子说:‘冉求不是我的弟子了,学生们击鼓而攻击他,是可以的。’
由此看来,国君不施行爱民政策而敛财致富的人,都是孔子所厌弃的,更何况是还要替他卖力打仗的人呢?为争夺地盘而战,往往杀人遍野;为掠夺城镇而战,往往杀人满城;这就是所谓的为了土地而吃人肉,这些人死有余辜。
所以善于征服的人以归服为最上等的典范,能够连结诸侯而不打仗的人次之,开辟荒野来成为土地的人又次之。”
因为是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我所处的这个时代,社会剧烈动荡,战争频繁,统治者为满足私欲,残酷的压榨百姓,民不聊生,我对这种现象极为憎恶。
北斗:看到你的描写还是感到挺惊心的,那么在这种环境,你又提出了什么样的主张呢?
孟子:首先在没有大的战争战乱,社会稳定的情况下,统治者要做到安定民心,修养生息,稳定发展。
为了让老百姓喘口气,我向统治者提出了:必须要实行仁政。
如何论证这个问题,我在《孟子·梁惠王上》提出了下列的观点: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我认为天下一定要安定,一定要统一,我认为只有那些不爱杀人的人,才能统一天下,所以,我就提出了自己的仁政主张,要把孔子的仁实行到政治上,什么是仁政呢?
仁政的实质是“保民而王”。
保护老百姓,行王道。所谓王道,是和霸道相对而言的,王道是指周文王,周武王他们,特别是周文王,他们用自己的德行,仁爱,来感化老百姓,使得老百姓来归属他们,国家就强大了起来了,就成为天下之王,这叫王道。
而霸道就是春秋五霸那种做法,用战争用武力来胁迫别人,让别人屈从,我就大力的提倡王道,仁政,主张爱护百姓,让他们安居乐业。
我在面见梁惠王和齐宣王的时候,都非常详细的描述过自己的这种仁政主张。
我说要让每家每户,都有五亩大的那种宅院,在房子周围种上桑树养蚕,这样就可以让五十岁的老年人,穿上好衣服,穿上丝织品,然后,让各家各户安心的在家里饲养家畜,这样七十岁的人都可以吃上肉了,每家每户还要有百亩的田地,统治者不要夺农时,在农忙时不要抓丁,能让老百姓在田间安心的生产,这样八口之家,就可以吃饱饭了。
在人民丰衣足食,能够吃饱饭的基础上,再认真的进行学校的教育,用孝悌这样的道理来教育他们,孝和悌是孔子大力提倡的道德,体现了宗法伦理的要求。
老百姓就懂得了礼义,这样的话,就能够敬老爱幼,那些头发发白的老人就不需要背着沉重的东西在路上行走,就是说有人替他们干了,这种情况,人们都可以丰衣足食,不饥不寒,如果达到了这种局面,统治者自然而然,就可以达到天下之王。
用不着你发动战争,别人就会来投奔你,你就锐不可当了,谁也不能抵抗你。
保民而王,仁政,它的核心都是要减轻老百姓的负担,让老百姓能够有生活保障,同时对他们进行教化,之所以提出这种思想,是我看到当时老百姓的生活太困苦了,他们由于吃不饱,穿不暖,而饿死,由于战争而妻离子散,不仅如此,由于统治者,过度的剥削,老百姓没有饭吃,就铤而走险,犯了罪,统治者又给他们治罪。
这种行为就等于是统治者张开得一张大网,让老百姓往里钻,就像用网来捕野兽一样,我当然不赞成老百姓去犯罪,但是我认为老百姓犯罪的原因,是统治者剥削过于残酷,使老百姓不能够生活下去,所以我才提出这种仁政主张。
首先,要让老百姓吃饱穿暖,物质生活有保证,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教化,使他懂道理,懂了道理他就不犯罪,不仅不犯罪,而且人人敬老爱幼,这样天下就能治理好了。
所以,我的仁政主张的提出,是出于对统治者残酷剥削,压迫老百姓的不满,其出于对百姓的同情。
北斗:你这个仁政思想太重要的了,当时的老百姓在残酷的统治下,活得苦不堪言啊。历史上实行仁政的朝代,也是人民拥护政权的朝代,这个思想真得好好贯彻下去。我还听说,你是比较早的提出了以民为本的思想,这个思想又有什么独到合理之处吗?
孟子:以民为本,不是我第一个提出来的,这个在我们的先民的统治者比如夏商之际,就提出来了。
我在这个基础上,大大的发展了春秋以来的民本思想。
那么,什么是民本思想呢?
在先人思想的基础上,我提出不仅仅要求统治者“保民”、“与民同乐”,而且我还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在君臣关系方面,我主张君主对臣下应当尊重。
“君主看待臣子如同看待自己的手足,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待如同心腹;君主看待臣子如同犬马,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待如同常人;君主看待臣子如同尘土草芥,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待如同强盗仇敌。”
仁政的学说,反映了我的民本思想,而我本人对民本思想是有所发展的。
如果君主对臣下不尊重,臣下就有权力对君主不尊重,甚至离开他,国君把大臣看得像草那样不值钱,臣就可以把国君看作是敌人。我还提出国君如果有大的缺点,反复劝他不听,那可以改换国君。当然,这个主张也是很大胆的。
我甚至认为,对残害人民的暴君可以进行诛伐。
在历史上,商汤推翻了夏桀,周武王杀掉了商纣王,儒家是很赞成这样的行为,齐宣王有一回就问我,问我有没有这种事,我说有。
齐宣王就说,这不是以臣弑君吗?
我说,残害仁义的人就叫做贼,这样的人就只能叫独夫,对这样的民贼独夫,就可以推翻他,放逐他,杀掉他。我就听说杀掉了一个独夫纣,没听说过弑君。
这些观点,在历史上可以说达到了民本思想的最高水平,我认为对残害人民的暴君可以进行诛杀。
北斗:你这个思想,在当时来说真是大胆,不过你有一股正气逼人,倒也是符合历史规律,历史上王朝更迭,很多皇帝真的被革命了。我还听说,你有一个性善论我很有兴趣,就人的本性来说,儒家说是性善,法家说是性恶,也有人主张人性非善恶,我认为这些说法都是有道理的,为什么你只认为人是性善呢?
孟子: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
先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同情心理的。
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
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
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
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人人都有善良的天性,这些就是仁义礼智道德的生理基础,一个人看到小孩爬到井边快掉到井里去了,不管你认不认识这个孩子的父母,你都情不自禁的想伸出手拉他一把,不让他掉进去,这就是同情心。
这种同情心并不是出于功利目的,我和他父母是好朋友我才救他,不是这样的,你和他素不相识,你也可能救他,这就是人性都是善良的。
这种出自善良的同情之心,我又把它称为“不忍人之心”。不残忍,不忍心看着别人受苦,只要统治者把这种心拿出来,用到政治上去同情他的百姓,对老百姓行仁政,天下就可以治理好。
所以,我的仁政的主张,又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希望统治者拿出善良的本性,对老百姓实行仁政。
当然,在当时我这种愿望虽好,但在纷争的现实中,是行不通的。因为当时诸侯都在用战争互相兼并,谁如果只是用善良的本心去行仁政,那么可能很快的被别人所吞并了。
但是,在当时行不通,并不意味着在历史上就不能施行,更不意味着这种主张没有进步意义,在历史上凡是一个朝代它最后能兴旺起来,都是在某种程度上行仁政的结果,减轻放宽对百姓的剥削,要同情老百姓,让老百姓能生活下去,这样生产才能发展,国家才能强盛。
我的这种主张,实际上在后代,在一定的时期内被统治者施行了,并且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北斗:你这个论证真的很严密,也很贴近生活,说的也比较透彻,这使我对性善有了更大的信心,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希望提高一下自己的道德修养,你是如何论述这个问题呢?
孟子:我非常重视道德修养,我很有必要谈谈这个问题。
我说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也就是说,我能理解别人言辞中表现出来的情志趋向,我善于培养我拥有的浩然之气。
所谓“浩然之气”,是通过“义”的积累而养成,它“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这表出为宇宙的无所畏惧的精神境界和心理状态。
我心目中的“大丈夫”,就是自觉地实行仁义之道,也就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我把孔子提出的仁的学说,不仅发展成仁政的学说,而且在道德方面还发展成为仁义学说,义这种主张,主要是我提出来的。当然,我也提出一系列独特的修养方式。
有人问我,苏秦张仪算是大丈夫吗?
我说,这样的人算得上什么大丈夫,真正的大丈夫是什么呢?
是住在仁的房子里,走在义的大路上,以仁义作为自己的道德操守和理想信念,自觉的去实行仁义之道,他们得志的时候带领着老百姓一起走,不得志的时候,他就是一个人也独行其道,不改变自己的信念。
而且这种人,什么外界的力量都不能改变他。不能改变他坚定的信念和操守。
当个人求生的欲望与仁义的道德准则发生冲突时,我提倡要舍生取义。我是把道德操守置于生活的价值之上啊。放弃自己的生命,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
鱼和熊掌都是我想吃的,但是两样不能同时吃的时候,我就舍鱼而取熊掌;生命是我要所追求的,义更是我所坚持的,两者不可能同时得到的时候,那么就要舍生而取义。
我就把道德操守置于生命的价值之上,这无疑是对孔子思想的最好的继承与发展,孔子就说过杀身成仁,很多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精英,都是按照我和孔子的主张这么去做的。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我:你说的很有道理,做人就要正直,有自己的个性。对于喜欢写作的我来说,你觉得文章该怎么样写,才能体现出自己的志趣与超越。
孟子:对于文学,我也有自己的见解。我提出了一些可贵的文学见解,其中最重要的是“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
曾经有一个朋友万章来请教我,如何写作。
我告诉他说::“一个乡里的很好的读书人,就想跟整个乡里的很好的读书人互助合作;一个国家里的很好的读书人,就想跟整个国家里的很好的读书人互助合作;一个天下的很好的读书人,就想跟整个天下的很好的读书人互助合作。
如果认为跟全天下的读书人互助合作还不够,又可以上溯谈论古代人物。歌颂他们的诗,研读他们的书,而不了解他们的为人,可以吗?所以要讨论他们的那个时代。这就是与古人互助合作。”
所谓知人论世,实际上是指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我曾经说,一个乡里最杰出的士就要和这个乡里最杰出的士成为朋友,……物以类聚,而不要和那些庸碌之人做朋友。
那么,天下最杰出的士,假如说没有那么多,或者找不到怎么办?
那就在古代去寻找朋友,就要读他们的书,通过读他们的诗书,了解他们的为人,和他们进行精神的沟通,为了了解他们的人,就要了解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这样就和古代贤人的精神建立起一种联系,使自己建立起完善而充实的精神生活。
所以,在这里,读书是为了知人,论世是知人的途径,知人论世是为了和古人交朋友。
当然,后来人们就把这段话引申发挥,就说,读书的时候,为了了解书里面的内容,就要了解作者,为了了解作者,就要了解作者的时代。
但是呢,我的本意是说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和古人交朋友。
那么,什么是以意逆志呢?
就是说读书时候,要有正确的原则和方法。
要正确理解书里面所采用的艺术手法,我讲到诗经里面就说,不要因于那些修辞手法妨碍了对语言的把握,更不要由于那些语言的方式,妨碍了对思想内容的把握。
读者要用自己的义去体察作者的志,用自己的思想去领悟作者的思想,这也是一个阅读作品的正确原则。
在我的时代以前,人们读诗,都是断章取义,都是把诗当成一种格言,随便引用,不管它的本义,而我理解到正确理解文本的本义,为了正确的理解本义,要正确的理解它的修辞手法,要认清文学作品,它是用特殊的方法来表示的。
不要由于它的特殊的表达方式,而影响了对于本义的理解。我的观点向人们揭示了文学阅读的特点和正确原则,这在文学批评史上也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