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篇第17章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莒(jǔ)父:鲁国的一个城邑,在今山东省莒县境内。
莒父不同于莒国,莒国别名姑幕,曾是东夷地区最强古国,出土的甲骨文记载商代就有莒国,建都于计,其公族子孙以国都地名即“计”为姓,世代承继。
和周代其他国家不同,莒国依然承袭了东夷风俗,国君无谥号,只在名字上冠以地名,用作在世时的称号。从这里可以看出,周人希望以周鲁为代表的华夏文化去同化东夷孑遗,并没有显着效果。
莒国曾经非常强大,多次侵犯齐国和鲁国,春秋乱世时期,莒国曾屡次作为各国失势贵族的避难地。
比如乱国的庆父,齐国的公子小白,小白成为齐桓公后,还留下了“勿忘在莒”的典故。
莒国后被齐国所灭,莒变成了齐国的“五都”之一,在乐毅五国伐齐之时,莒地和即墨是齐国少数没有被攻陷的城市,为齐国复国做出了很大贡献。
欲:形声兼会意字,从欠从谷。“欠”的古字形像人打哈欠的样子,引申指人,作为形符,表示“欲”与人有关,或以为欠像张口有欲望之义。
“谷”用作这个字的声旁,表示读音。西周文献如《诗经》已较常见欲字。《诗经·大雅·民劳》:“王欲玉女,是用大谏。”意为:我欲令女(汝)如玉然,故作是诗!
西周金文虽然不见欲字,但用“谷”为欲望之欲,如师询簋铭文:“率以乃友敦敌(捍卫)王身,谷(欲)女(汝,你)弗以乃辟(君王)函于艰。”
用“谷”为欲,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认为是取虚受之义,他认为山谷空虚,可以纳物,从而以之象征欲望。
“欲”字的本义有名、动两用,作动词指“想达到某种目的或得到某种东西”。如《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作名词指想达到某种目的或得到某种东西的要求。如苏洵的《六国论》:“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欲可分为天理和人欲:欲而当于理,则为天理,欲而不当于理,则为人欲,欲求适可斯已矣,非欲之外有理也。
《论语》中出现有“申枨”之欲、“克伐怨欲”之欲,两个“欲”意义不同。《礼·乐记》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老子《道德经》:“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欲也指期望、想要,如《论语》:“我欲仁,斯仁至矣!”又如《文子·微明篇》:“心欲小,志欲大。”
见:这里的见应该是“贪”的通假字。
全文理解为:
子夏做了莒父地方的长官,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贪图小利。急于求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小利则办不成大事。”
此章中,孔子就告诉了我们作为一个管理者,做事情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心态:首先,不要想到很快就能收到效果,《庄子》中曾记载了孔子说的“美成在久”就是这个意思。
其次,做事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小利益,要有长远的目光。
这句话适合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教育方面,想快速学好反而学不好,所有的“速成班”都是骗人的,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最需要时间的,急于求成会适得其反。
《论语》记载:“子罕言利”。孔子很少谈到利,但他并不反对利,他认为人不该贪图小利,应该追求“大利”,人最大的利就是“仁”。
慢下来,不贪心!
东汉云台三十二将之一,通儒卓茂为人忠厚老实,对待别人也很宽容仁义,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都会以礼相待。他做什么事都比较随便,经常用一些圣贤的道理来教导别人。
平日里,卓茂并不讲究吃穿,而且做什么事都比较公平,不偏激。他从来没有和任何人发生过争执,在家乡的口碑非常好。在汉哀帝和汉平帝时期,卓茂被朝廷任命为密县县令。
当时密县治理得很差,朝廷和郡守都希望他能迅速改变面貌。但卓茂一没有废除那些旧的事项,二没有设立一些新的措施,一切都和原来一样。
当地的官民本想看他大有作为,见他这样都很不以为然。很多人都以为卓茂没有才能。这事很快传到了河南郡守的耳朵里,郡守担心卓茂无能,便特意给他又设置了一名县令。
如果是别人,肯定对郡守的做法非常不满,可是卓茂满不在乎,照样按照自己的方式办理公事。
卓茂为官清廉,把百姓都当成自己的儿女一样看待。从来不使用残暴的手段,总是以仁政来教化百姓,而且从没有对百姓们说过一句脏话。因此,当地的百姓都很爱戴他,和他非常亲近,有什么事都愿意向他禀报,不忍心欺骗他。
由于他坚持不懈地推行仁义教化,几年之后,卓茂的治理见了成效。密县当地的民风非常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后来,由于卓茂政绩突出,朝廷把他调到长安做京部丞(掌劝课农桑)。
作为领导者,要时刻提醒自己,做事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同时也得告诫自己,处事要有长远的眼光。
明代赵豫担任松江府太守,每次有人前来诉讼,他了解事情后,如果觉得并不紧急,就让他们明天再来。
久而久之,老百姓都笑话他,民间更是流传着“松江太守明日来”的谚语。其实他们不知道,那些前来诉讼的人,很可能只是因为一时气愤,过了一晚也许就消气了,后悔了。
“明日来”这话,为的是给别人、也给自己留下一点思考的空间,在没有充分了解情况时,不贸然妄动。既能救人之错,还能避免自己忙里出错,错判案子。慎始慎终,则无败事。
欲速则不达,世间事没有忙里不出错的,只有静下心来,仔细筹划,才能应时而动。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没有因为自己满腔抱负选择早早登上政治舞台,而一心谋求大业的刘备,也未在第一次拜见诸葛亮受阻时选择放弃。
刘备和诸葛亮,他们深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三顾茅庐,不仅考验刘备的耐心,也彰显诸葛亮的远见,他们彼此都知道一个没有耐心、不重视人才的人,是走不远的。慢下来,是一种智慧,以静制动,方为智者。
那些走得太快的人,常常会忘记出发的目的、初衷,不如,我们试着从当下开始,慢下来。
慢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驻足,是凡事包容,不挣扎、不狰狞、不恐慌。稳而思进、慢而有为,才是生活的正确方式。唯有慢下来,才能心神宁定,厚积薄发,收获成功。古人云:智者似儒风,习习不可急。
贪图小利就容易失去大利,最终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春秋时期,晋国想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和虢,这两个国家之间关系不错。晋如袭虞,虢会出兵救援。晋若攻虢,虞也不会坐视不管。
大臣荀息向晋献公献上一计:要想攻占这两个国家,必须要离间他们,使他们互独立。
虞国的国君贪得无厌,正可以投其所好。他建议晋献公拿出心爱的两件宝物,屈产良马(今山西省吉县产的马)和垂棘(晋国产美玉之地)之壁,送给虞公。
献公哪里舍得?荀息说:大王放心,只不过让他暂时保管罢了,等灭了虞国,一切不都又回到你的手中了吗?献公依计而行。虞公得到良马美璧,高兴得嘴都合不拢。
晋国故意在晋、虢边境制造事端,找到了伐虢的借口。晋国要求虞国借道让晋国伐虢,虞公得了晋国的好处,只得答应。
虞国大臣宫之奇再三劝说虞公:虞虢两国,唇齿相依,虢国一亡,唇亡齿寒,晋国是不会放过虞国的。虞公却说:交一个弱朋友去得罪一个强有力的朋友,那才是傻瓜哩!
晋大军借道虞国,攻打虢国,经过四个月取得了胜利。班师回国时,把劫夺的财产分了许多送给虞公,虞公更是大喜过望。
晋军大将里克,这时装病,称不能带兵回国,暂时把部队驻扎在虞国京城附近。虞公毫不怀疑。几天之后,晋献公亲率大军前去,虞公出城相迎。献公约虞公前去打猎。不一会儿,只见京城中起火。
虞公赶到城外时,京城已被晋军里应外合强占了。就这样,晋国又轻而易举地灭了虞国。
晋国灭了虞国后,还有一个意外收获,那就是俘获了虞国大夫百里奚,后来百里奚被作为秦穆公夫人(穆姬)的陪嫁奴隶送到秦国。
百里奚后来逃离秦国,跑到了楚国宛邑。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从市井之中换回了百里奚,后百里奚被称为“五羖大夫”。
主持秦国国政期间,百里奚“谋无不当,举必有功”,辅佐秦穆公倡导文明教化,实行“重施于民”的政策,内修国政,外图霸业,开地千里,称霸西戎,统一西北地区,促进了秦国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