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导错杀伯仁
皇甫子晞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句话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吧?今天我就给大家来说一说这个王导错杀伯仁的故事。
晋室重臣王敦起兵叛乱,此时,晋元帝听了他的大臣的建议,便有了杀光王氏家族成员的想法。
王敦的弟弟王导及家族受到牵连,为了请罪,一大早,王导带着王室子弟跪在宫殿门口等待皇上发落。正巧王导的好朋友周伯仁进宫,王导希望伯仁能替他说些好话,便小声对他说:“伯仁,我们一家百口老小的命都看你了!”不料,周伯仁就像没有听见一样,径直走掉了。
虽说表面上周伯仁他很不仗义,丢下好朋友走了,但实际上,王导小声说的这句话,他可是听得一清二楚呢。他迅速进了宫殿见了皇上,并对皇上说了许多王导的好话。让本想灭了王家的皇帝动摇了。
回到家,周伯仁仍然很不放心王导,又写了奏折,句句诚恳,透着真情,皇帝一看:呀,难道我想灭了王家的决定是错误的?我是不是有点太武断了?于是便打消了灭了王家的念头。
此时此刻的王导、王敦正策划着叛乱,王敦问王导是否杀了伯仁,王导想起了刚刚伯仁的“无情”,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也没有说一句话。
沉默等于就是默许了。
就这样,一心为着王导的周伯仁就这样被杀死了。临死前,他没有为自己辩解,也没有说自己曾为王导说过好话,写过奏折。
直到有一天,王导从皇帝的“文件”中翻到了伯仁为自己写的那个奏折。这奏折句句写得无比诚恳,饱含深情,写的全是关于杀了自己的坏处和留着自己的种种好处。伯仁多有心啊!自从听了好友的请求后,便一直在做着巨大的努力。“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啊!”王导哀叹道,这时他方才明白周伯仁对自己的一片衷心与好意,悔恨交加,流下泪来。
唉!好心的伯仁呐,你为王导辩护,上书奏折,做出了种种努力,那又为何不告诉他,让他明白你的好意呢?现在你又让他如何是好啊!此时你的好朋友是悔恨交加,悔不当初啊!
唉!糊涂的王导啊!你为何不查清楚真相,只因伯仁表面上对你的冷漠而害死了对你忠心耿耿的好朋友,事到如今你后悔又有什么用呢?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呢?为什么不弄清事实再做决定呢?你一贯的精明到哪里去了呢?在这件事上你怎么能犯糊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