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刘安娜160731
作为一个专注减肥的女战士,我太知道人类的意志力有多薄弱这件事了,相信但凡曾经减肥过的人都有类似的体验,或者想要坚持早起的、坚持学英语的、坚持读书的等等。所以人们都说“小心减肥成功的人,他们什么都做得出来”,因为大家都认为能够减肥成功的人必然是一个意志力非常强大的人。我以前也一直这样想,直到最近我发现可以绕开意志力这个坑,采用具体、可执行的计划实现自己的目标。
所以与其说我被《从行动开始》这本书吸引,不如说我和它不谋而合。
如果想要改变人生,抱怨自己的缺点是没有用的,只靠意志力也无法成功,人们对自己的认识存在太多偏差,最靠得住的判断标准只有行动本身。
因为它所讲述的这也正是我近期发现的、无比认可的观点——只有行动能带来结果。我发现我不自觉的已经在采用书里传授的办法,通过指定具体的计划并执行,从3月到现在减重23斤,当然比起很多减肥达人慢了很多,但这个过程中我并没有怎么消耗意志力,没有心情跌宕起伏,没有自责、沮丧、失望等等的负面情绪,也就没有那么痛苦。
作者石田淳是研究日本行为科学管理第一人,他的“行为科学管理”被包括美国航空总署和波音公司在内的600多家公司采用。这本书也是他行为科学管理的主要思想,通过纠正认知偏差,从小习惯开始改变行为,从而有效自我管理,改变人生。只改变想法而没有采取行动是没有用的,这也是为什么你听了那么多课,读了那么多书,懂得了那么多道理,却还是觉得过不好这一生。
——你为什么难以改变?——
如果没有意识到自己具有的错误认知,就不可能做出对的改变,因此要做对事,就要从认识错误开始。
第一点就是普遍认为的“我意志薄弱,所以做不到”这个错误的观点,“意志薄弱”是思想上的事情,而“做”是行动上的事,思想可以指挥行动,但行动也可以不受思想的指挥而直接发挥作用。通过改变行动就可以建立起新的习惯。
第二点就是把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不如意看作是彻底的失败。例如在减肥的过程中突然有一天吃了一顿大餐,然后就暴饮暴食,连吃了几顿,是因为吃了一顿以后觉得前功尽弃于是就彻底放弃了,但其实事实是执行了计划几天吃了一顿大餐,如此而已,只要再继续执行计划就好了,最多是因为吃了一顿大餐加一点运动量。
第三点是一说到改变,很多人就觉得一定要是彻头彻尾的、翻天覆地的才叫改变,所以一想起来就觉得难以实现,其实不然。运动可以从每天5分钟开始,学英语可以从每天3个单词开始,读书可以从每天10页开始,只要是行动上与以前相比有了变化,形成了新的习惯,就是一种改变。
——小心这些陷阱——
如果你还没有意识到改变需要从行动开始,就有可能陷入这些意志陷阱。
不要过分关注“做不到的事”:每个人都不是万能的,总有一些事能做到,一些事做不到或者做的不够好,如果因为这样就认为自己什么事也做不好,就会陷入自暴自弃的意志陷阱,放弃改进甚至放弃原本做得好的事情。
沉浸于过去的人无法解决问题:如果因为过去发生的不好的事情而反复回想、自责,这种让不幸发酵的做法就更多的错过了现在。过去发生的事情是无法改变的,为了无法改变的事情而烦恼是浪费自己有限的人生。如果因为早上被人踩了一脚就一整天不高兴的话,那么就是浪费了本来可以很美好的一天,而这一天并没有一直被人踩着脚。只要将注意力放在“现实”上,就能解决大多数的问题。
“感情”不是现实,和事情本质也没什么关系:很多负面情绪是因为对过去的后悔和对未来的担忧而产生的,与现在正在发生的现实没有什么关系,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并直面负面情绪,找到情绪发生的真正原因,认清现实,就能采取对应的行动,逃避或者从外部寻找原因都是徒劳的。向外部寻找情绪的原因等于把自己的人生方向盘交到别人的手里,但自己的人生方向必须要由自己来把握。
——从行动开始,该怎么做?——
当想要实现某种目标的时候,需要的不是“干劲”和“认真的态度”,而是切实的行动。
例如最近我参加了选择自己的早起打卡活动,通常是每天早上五点半左右我会被梦想(膀胱)叫醒,不去考虑困不困、想不想起这些问题,我会马上刷牙洗脸涂上芦荟胶,这样马上就会清醒地坐在书桌前读书或者听课了。
改变从小习惯开始:目标的设置不宜过于远大,例如必须在1个月减掉20斤这种,当然也有可能实现,但是远大的目标造成的心理压力是巨大的,而且一旦没有实现就会导致心理上的崩溃以及自我怀疑。这也有助于一旦开始行动,就能马上取得成果,成就感将促使行动的主动出现,这也是管理学里的“正面强化”思想。
行动建立习惯,而不是意志:很多人在确立了某个目标以后很喜欢对自己喊口号,类似于“我要xxx”“我一定xxx”“明天我就xxx”,但这只是一种语言,并没有转化成行动,更有效的做法应该是马上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实际情况设定具体的计划,遵循认知–计划–优先顺序–行动–出现问题时思考原因–调整计划–行动这样的过程建立起新的习惯。
ABC原则:A(Antecedent)=前提条件,B(Behavior)=行动,C(Consequence)=结果。
前提条件是引发行动的环境,有了前提条件因而采取行动,并导致了某种结果。如果想要更多的采取某种行动,就要增加前提条件出现的机会,比如想要多跑步,就要准备好舒适的鞋子和运动衣,反之就要减少前提条件,例如我要减肥,家里从来不储存任何零食和多余的食物。良好的结果也可以促进行动的更多发生,例如体重有下降的话就更容易坚持饮食和运动计划,同时为了促进行动多发生,也可以提前写好愿望单,一旦达到目标就给予自己某种奖励。这条哑铃项链就是我给自己的“减掉10斤”的奖励,现在正在向着第二个“减掉10斤”的礼物努力呢。
正念法(mindfulness或Acceptance & Commitment Therapy):正念是指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此刻,不被过去和未来所影响,只专注于眼前事物,排除多余的印象、思考、喜恶。
要进入正念状态,做一些可以恢复身体感觉的事情是最好的办法,可以采用将目前正在做的事情描述出来的办法,也即上座部佛教阿鲁大师的“实况转播”法,例如我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是“打开了电脑,打开了word,看着自己的读书笔记,在写读书的感想,检查了一下字数统计”等等。
MORS法则:行为科学管理只认可应用MORS法则衡量、符合标准的行动,M(Measured)=可测评,O(Observable)=可观察,R(Reliable)=可信任,S(Specific)=可明确化,
与管理界流行的Smart原则有相似但又不同。只有当行动符合MORS原则的时候,才能清楚地知道如何行动。只有模糊期待的人,也无法确定需要采取什么行动。
改变环境:如果你身边还有诱惑你的东西,那你肯定会忍不住去碰的,所以我们不能单靠意志来控制自己,而应该创造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例如减肥就把零食都扔掉,在家里学习容易“葛优躺”就到外面的咖啡馆去学,想读书就买很多书摆在手边等等。为自己创造一个更便于采取行动(或者减少行动)的环境,而不是依靠意志力去抵抗外界的诱惑。
选择耐力运动:耐力运动指重复同一种动作的长时间运动,例如慢跑、游泳、自行车、竞走,还有健身房的椭圆机等。耐力运动通过单一重复的动作更容易让人进入“空无”状态,例如慢跑了5公里以后就会感到大脑一片空白,仿佛头脑正置身在一个美好、宁静的地方,屏蔽了外界的纷扰,这样的效果与冥想类似。所以坚持跑步可以让人心思平静,理清思路。
因为和书很投缘,这本书我可是认认真真、一字一句地读完的,尽管如此,因为只有十三万六千字的关系,半天的时间也就读完了,因此我推荐你们也完整地读完这本书,不仅学习它的思想,也体味它给的事例。我从书里面不仅看到了自己无意识做对了的地方,也看到了还有很多的不足,认识到了不足才能有提高啊,因此每次看到自己的不足都很开心,这是一本既让读者觉得很愉悦,读完了又有很多收获的书。
行动,从读完这篇文章开始。
我们的人生就是无数个“今天”的累积。如果你有什么目标,或者想要做出的改变,从读完这篇文章开始,就为它制定计划,开始行动,一步一步的实现它,不要等到明天,不要等到以后。
你的人生从此刻起改变。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