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一个能坚持很久的人,做什么事情几乎都是一时兴起的三分钟热度,所以到现在遇到填表格时的“特长栏”就只能半无奈半坦然地直接略过。
而这种无法坚持的状态和情绪甚至延绵影响到我的讨厌或恨意。明明被气到发抖,不多久之后却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也存在问题。明明暗下决心一定要划清界限,恨上个长长久久,却在别人的一句主动搭话中就能忘却。
从小我接受到的教育都在宣扬「原谅」,仿佛只要你不原谅就是小肚鸡肠、斤斤计较,「原谅」和诚实一样,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你必须大度、必须放下、必须能够一笑了之,哪怕你的委屈是真的、痛苦是真的,但别人都给你搭了台阶了,你必须走下来。
三年级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对美术感兴趣,每次到美术课都会认真地开始画画,一横一竖修修改改,满溢着欢喜。到了家里宝贝一样拿到爸妈面前,我就是一个想要得到表扬的小孩子。被我缠的没法,妈妈看了一眼半真实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丑死了。”三年级的我怎么能辨别出来玩笑和真实。只是默默地在他们的嬉笑中把我的美术本收回去,当然后来也没有再去画画的欲望。
后来我提起这件事,爸妈的口径都是一致的,他们都仿佛失忆一般的空白,反而嗔怪我心思太重小时候的事情记得那么清楚干什么?对啊,我为什么要记那么清楚?我应该要原谅,必须要宽容,虽然这件事让三年级的我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画画的自信,不过这算些什么呢?
合租的室友一而再再而三地违背共同租住的约法三章:休息时间吵闹、带男朋友回家、不关燃气阀门……一遍又一遍地提醒,一次又一次地忍耐,一个月之后实在不堪其扰,跑去跟她理论了一番。理直气壮的态度反而让我措手不及,轻飘飘的一句:“你有必要这样吗?”让我整个人气得发抖。
我想这次我总要好好地讨厌她。
可「原谅」它又来了。如果我不原谅,我就是斤斤计较,就是故意把气氛弄得很尴尬,故意找她的麻烦。所以我必须原谅,必须在她和我说话的时候阳光积极地去回应她。
我承认我懦弱,我只能在一件又一件的愤怒和一桩又一桩的委屈中选择原谅。
原谅和宽容总是被渲染成美德或者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必备的技能。只有你原谅才能放下,才能满足大家对于你的期待。
但是为什么不能不原谅呢?谁不想当一个飞扬跋扈的人,不需要考虑情分、不需要计较后果。能坦坦荡荡、真真实实地说出:我无法原谅、我不想宽容。
原谅永远无法回避,原谅是另一种的懦弱,可这种懦弱却被由古及今地赞扬。你如果能原谅,就证明了你放下了,你是一个心智成熟的有道德的人。可是切实造成的伤害不会因为原谅就消散,只能笼罩在原谅这层懦弱下被可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