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世界上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在生活中,有些人总能通过众多的表面现象,找出它们背后隐藏的东西,一针见血地指出事情的真相。
面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可能做出不同的解读,从而做出不同的决策。
这种差别来源于对有效信息的提取不同。
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提取有效信息,才能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生活对大家都是平等的,现实中也从来不缺少各种机会,要想拥有这种能力,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学习练就。
1.知道原理,得到模型。
对知识的理解,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但要明白概念,还要知道概念后面的原理。
寻找许多不同案例去解释,进行案例轰炸。通过这些不同的例子,找到它们背后规律。或者把已知的原理模型,放在要思考解决问题的旁边,时时提醒自己;或把运营模型挂在墙上,在会议讨论中随时拿出来。
这样做,开始可能会比较费时,但有了一定的积累,其中的好处不言而喻。
2.假设。
如同哲学问题中的假设,在遇到问题时,也可以给自己做假设思考。
比如,一件事因为缺钱你做不了,如果不缺钱你会做什么?
比如,在讨论一个新项目导致业务下滑,目前纠结是否要继续进行下去。可以问自己,接任的新经理来了首先会怎么做?答案是,他会把这个项目砍掉。那为什么我们自己不先砍掉呢?
你因为没空进行自我提高而苦恼,可以问自己,如果每天只有15分钟学习,应该如何去做?
在假设的前提下,让你苦恼许久的问题也许会引刃而解。
3.可视化。
当一个概念或问题,有好多知识点或关键词时,就要把它们之间关系梳理清楚。
一个概念和另一个之间是什么关系,哪些是关键节点,哪些是次要的,把它们按照各种关系连接起来,可以快速梳理出概念或问题之间的脉络,让一团乱麻似的东西清晰起来,有规律可循。
4.类比。
对于难以理解或比较抽象的知识,可以用类比的方式。
比如,一个人常年背着同一个双肩包,你挺好奇原因。对方告诉你,它就像电脑包中的悍马车,你是不是霎时就明白它的属性或价位?
也有人说起某个人或某样东西“如同自己的命”,你是不是立马就明白,这人或东西在对方心目中的重要性?
用这个方法不但可以增加理解,方便记忆,还可以检查你对学习的概念知识,是否理解清楚。
生活需要我们有一双敏锐的慧眼。学会用深度认知去发现事物的本质;用深度学习去抓住问题的核心;用刻意练习将以上两者化为己用,让自己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