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什么,对于经典的解读,还是喜欢听台湾老先生的。当然,要是那些既有文化底蕴又有生活经历的老先生的。
这段时间,听了两部经典的解读,一部是蒋勋讲解的《红楼梦》,一部是曾仕强讲解的《易经》。我都听得津津有味。但因为音频来源不易,两部书的解读都听得不全。但是,在有限的内容里,仍感获益颇多。
蒋勋讲解的《红楼梦》,重点关注在三个方面:其一是红楼梦中的主人公们都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做都是青春期孩子精神状态的表达。其二是曹雪芹精妙的写作技巧。他总是在同一个章节中,对比两个人物或事件来写,让我们体会到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人物的差异化表现。同时,曹雪芹非常善于拿捏写作的进度,善于制造悬念。其三是《红楼梦》的现实意义所在。透过曹雪芹的笔触,可以从文字、结构与写作手法上学习写作。同时,透过曹雪芹笔下的人物,可以更好地了解现在青春期孩子的精神状态,理解他们的行为模式。
而《易经》,本来就是玄之又玄的一部经典,没有人带领着看,以我的小智商是断断不能有太多体悟的。曾仕强早先在《百家讲坛》上就讲解过《易经》,那时断断续续地听了一些他的讲解,这次在喜马拉雅找到前面94集的完整讲解,真的是又惊又喜,于是在手工劳作时,边干活边收听起来。其实,《易经》与别的经典不同,最适合的方式还是边看着卦象和卦辞边收听的,怎奈没有那样的时间,只能以这种方式凑合着来听了。好在,对于八卦,经过这么些年来曾老先生不断的介绍,加上自己对有关书籍的研读,在脑子中基本上可以想出卦象来,所以,听着虽然吃力,但只要知道了卦名及其是哪两个卦组成的,脑补的卦象还是可以浮于眼前。
曾先生讲《易经》有两大特色:一个是从宏观视角来解卦。他凭借自己深厚的哲学背景和管理学背景,看待事物总是能够从全局和总体出发,而这样的视角本身就是高人一等的。另一个是从人性的角度来解卦。这得益于他丰富的人生经历与善于体察人性的性格特征,他的讲解不是简单空泛的道理,而是与生活、与人性紧密相连的,所以听来容易理解,也易于产生属于自己的独有感悟。
因为实在喜欢,已经在网上搜到了两人的相关书籍,并将其加入了购物车。只是两套书籍的价格确实不菲,只能等待时机,活动合适时再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