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需要安全感
在婴儿时期,有足够安全感的孩子自尊水平更高。
孩子在婴儿时期,他认为全世界都是他的,妈妈离开了,他以为妈妈消失了,从而不停的哭闹。妈妈最好的回应就是,抱着孩子用充满爱的眼神告诉孩子:宝贝,妈妈在。
0-3岁是婴儿建立安全感最重要的时候。如果在期间婴儿找不到妈妈,妈妈对孩子的哭闹置之不理。孩子长大后会缺乏安全感,一生都会寻找安全感和爱!
2.无条件的爱。
孩子不喜欢学习、做错题的时候,父母总喜欢对孩子怒吼、焦虑。想尽一切办法逼迫孩子学习。
你们想想你们刚学会开车的时候,技术不好,你老公还不停地吼你、说你蠢。你能开心吗?你能感受到老公的爱吗?
很多父母喜欢把孩子的成绩和奖励挂钩,常对孩子说:下次你考100分,我就给你买球鞋、带你去旅游……
孩子如果没考好,父母会说:就你这成绩,还想要球鞋,还想去旅行?
孩子知道我如果成绩不好,父母就不爱我,孩子感受到的并不是爱,父母爱的是那一张成绩单。
孩子学习是他作为一个学生应该做的事;而父母给孩子买东西只因为他是你的孩子,你爱他,而不是因为他考试成绩好才能买东西。
如果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你为什么要用条件跟我交换。最终孩子感受不到学任何东西的乐趣。
让孩子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他会自己往上走。当孩子心有生命力,他才会不断的去探索和追寻。
3.父母应该温柔有边界
温柔有边界,孩子做错了事,爸爸妈妈可以批评孩子,针对做错的事,指出孩子哪里错了,并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爱你的。而不是人生攻击:你就是个坏孩子!
一次我送我家小侄子去万美广场5楼补课。
我们提前十几分钟就到万美了,他说:“我要自己上去”不许我送他上去。
我问他:“你为啥不要我送你上去,你想自己上去到哪里耍一会儿吗?”
他说:“不是,我就要自己上去。”
僵持了十来分钟,死活就是不要我送,还推我,一副生气又委屈的样子。
后来他说:“上次爷爷来接他,他就是自己上去的,也是自己下来的。”
我说:“你是想独立,就想自己上去吗?”
他说:“嗯”
我说:“我知道你想独立,证明自己可以独自上去。可是你还小,万一有坏人把你拐走怎么办呢?”
终于说通了,最后我拉着他的手,开开心心的爬到5楼去补课。
小孩子的需求真的特别简单,只是想证明自己可以更独立,不过我确实不放心让他自己上去(上面鱼龙混杂的)。
当你学会理解别人的需求,其实事情就已经解决了,温柔有边界。你可以提任何要求,我可以能理解你。同时,我也可以拒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