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里总是流传着“佛系少年”、“佛系追星”、“佛系生活”、“佛系恋爱”等一系列的词语。所谓的佛系指的是一种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和生活方式。
作为完美主义的处女座小编忍不住要吐槽几句了。
01
这种佛系文化是在年轻一代人中开始流行起来的。还未经历世事就已经看破红尘;还没有面临重大抉择就已经随意打发自己的人生。这难道不是另一个角度的消极吗?
这不由的让我想起“丧文化”席卷而来,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
这些悲伤的情绪可能是源于生活中不顺心的事,也可能受到打击。
但是正是芳华,还没有到那感叹世事的年纪,这个世界正在以它独有的方式向你走来。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它很小的一个部分,未来还是有很多可能性的,何必拘泥于眼前的苟且?
02
我前一阵子,也在为论文的事很发愁、很迷茫,没有很好的贴入点。迫于每周组会和导师的压力,我只能每天泡在图书馆里想思路,几乎每天都闭馆回到寝室。
然而,上周组会论文思路大致成形汇报了大致想法,导师这个方向的数据不好找,要换一个方向。这可能事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吧。
之后的一两天都毫无进展,就像是辛辛苦苦做了一桌子的菜被当场掀翻,每天对着电脑发呆。
几天后,我如往常一样来到图书馆,选了一个坐在窗边的位子。冬日里暖暖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整个人都觉得暖洋洋的。我走到窗边看到阳光下明丽的草坪,突然想出去走走。
这段时间一直沉浸在看文献、写论文的环境中,没有真正得到很好的休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思考,思维也会陷入局限。与其在电脑前发呆,陷入写不出东西而悲伤的情绪,不如出去走走,让自己放松一下。
在纯文字的论文世界中,重逻辑而轻感性。生活中多感性认识,所以户外的一切都非常鲜活。
最幸福的自然是学校的猫猫狗狗啦
每天都在草坪上翻滚打闹,到了饭点有一些好心的老师和同学送来猫粮狗粮。
我不由的会心一笑。
回到图书馆的时候,只觉神清气爽。虽然烦恼和任务量并没有减轻,但是会换一个心情面对。
03
我记得我已经推过两篇关于王潇的文章。在她创造的“趁早”品牌推崇勇猛精进的生活态度一直为我所欣赏。
即便现在创始人王潇已经年近40,依然能保持着少女般的活力。她的人生有理想,有规划,也有很强的执行力。如果说效率手册是对人每天、每周工作的规划,那么她的遗愿清单便是对自己一生的规划。
2017年趁早party
告诉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我将以什么方式达成?
这些可谓是对未来人生的一种审视。
最后,愿你在2018年的最后几天里,有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拥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