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年三十开始看这本书《准备》,讲一所不一样的美国高中的,直到今天,大年初二,看完。不错,很有成就感。
前两章作者在讲她作为高中教师生涯的故事,学校非常差,孩子们无心学习,即使在好的高中,学生也没有为上大学做准备;在911到来的当天,她发现自己怀孕了,意识到这样的教育环境无法让学生对未来做好准备。这次,她真的下决心改变了。在差的高中和好的高中都教过书以后,她发现这都无法为学生提供成人成才的环境,她要建立一所能实现她想法的高中,深思熟虑形成后面职业生涯的目标:想让孩子被大学录取,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培养他们自己的目标感,让他们真正了解作为独一无二的个体的自己。
第3章讲的是,她艰难的把萨米特中学建立起来了。依然有很多很多人不相信她的建校理论——让每个人都上大学。但非常棒的是,董事会相信了她的愿景,所以第1批80个人招了进来。
第4章讲的是他们学校的项目式学习。【这个在罗胖的跨年演讲,我已经听过了,北京一个小学的工作方式,很可惜在我的身边,没有这样的学校和学习项目的做法。】
项目式学习最主要的方式是,基于一个现实的问题,孩子们在某一个领域钻研这方面的知识,他们更加有动机、目的性和兴趣,整个学习过程比待在座位上完成作业,要有趣的多。并且他们学会了最重要的两个东西,一个是作决策,一个是批判性思维,会考虑更多的因素。
项目式学习方法虽然很好,但是一个人是很难推动的,他们用了几年的时间,老师们劳心劳力的才建立起一个一个的项目。他们知道家长的很多担心,虽然标准化考试是对学习的最大的一个阻碍,但是这样的方式安全呀,无论对老师学生还是家长来说,我们都抱有那种理解,“我明白你的难处,但是没办法,这就是现实”这样的感受,所以她很好的共情了家长们的整个心态。
【我反思,我为什么对此还不是很苦恼,可能我本人比较适应这样标准化学习和考试的制度,我在里面并不觉得太痛苦。那么我应该考虑的是,如果有人在里面非常痛苦,应该表达理解,再想办法。而不是表面上的,“嗯嗯,我知道,但你还得去适应这个社会,实在是很难啊”。】
第5章,自主学习。
老师会带领孩子,确定自己下一个阶段的学习目标,这个阶段可以是几个月,也可以是接下来的一小时,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目标制定学习计划,然后再反馈,刚才什么达成了,什么没有做到,怎样才可以得到进步?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我也觉得这些内容非常好,但我觉得个人做起来太困难,有一个环境学校带着做,会非常有帮助】
【整体上来说,我看到现在,只是想把孩子送到这个学校里去,我觉得在家里我很难实行,希望后面能够看到在家里我能够稍微改善的一点点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