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杰说
我一直很喜欢读历史方面的书,《资治通鉴》是我的最爱。
《资治通鉴》中的许多故事,如同武侠小说一般,经常读着读着,我就忘记了时间,沉浸于其中,不能自拔。
今天重读《资治通鉴》,正读到春秋战国时代,其中的一段故事,讲到了一个男人遭受常人无法忍受的侮辱,最后却逆袭复仇,读来真是酣畅淋漓。
这个男人的名字叫做范雎(音居 ju)。
有一次,魏国的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带着门客范雎。
齐王与范雎交谈,发现他口才敏捷,见解独特,十分欣赏他,就单独赏赐范雎黄金、食物和美酒。
须贾知道后,认为一定是范雎泄露了国家机密,所以齐王才这样尊重他。
其实,在潜意识里,须贾恨范雎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因为他疑心范雎泄露国家机密,而是因为他对范雎妒火中烧:身为大使的他都没有得到齐王的厚待,而一个随员却获得荣耀,太没面子了。
回到魏国后,须贾就找到丞相魏齐,诬告范雎有谋反之心。
魏齐大怒,大宴宾客,把范雎打倒在地,棍棒齐下,无论范雎怎么辩解都没用。最后范雎的肋骨被打断,牙齿被打脱落。
�
范雎眼看就要被打死了,好汉不吃眼前亏,只好装死,希望能够逃脱。
魏齐以为范雎死了,但仍然不放过他,叫人用竹席子包起来,扔到厕所里,让宾客们轮流往他身上撒尿,杀鸡儆猴,警告大家千万不要做卖国贼。
范雎悄悄对守卫哀告说:“只要你把我弄出去,日后我一定重谢!”
守卫想了想,就建议魏齐把竹席中的死人扔了,省得一身骚味闻着难受。魏齐出了气,心情舒畅,又喝得大醉,顺口就答应了。
魏齐酒醒后,觉察出范雎可能没死,后悔断了肠子了, 再下令通缉时,范雎早逃没了。
范雎卧薪尝胆,发誓一定要在有生之年,找须贾和魏齐报仇雪恨。本来很弱的一个人,竟然瞬间爆发出巨大的潜能。
范雎改名换姓变身张禄,悄悄见到秦国的使者王稽,王稽正出使魏国,对他很欣赏,偷偷把他带回了秦国,并且推荐给了秦王。
范雎为秦国制定了“远交近攻”的全方位外交政策,就是远方的敌国团结,近处的邻国消灭,这样得一寸土地,就永远是秦国的一寸土地;得一尺土地,就永远是秦国的一尺土地,再也不会丧失了。
秦王大喜,重用范雎。范雎于是慢慢得到秦王的信任,最后被任命为丞相,封为应侯。
范雎一刻也没有忘记报仇,现在大权在握,开始策划下一步的行动。
魏国派须贾出使秦国,范雎故意穿着破衣服,去使馆见须贾。
须贾见范雎没死,很吃惊,又怜悯他流落外国,落魄异常,就留范雎一起吃饭饮酒。看到范雎身上的破衣服,又送给他一件丝袍。
范雎却连一声“谢谢”都没说,须贾虽然心里不太痛快,但想到范雎今天的遭遇,全是因为自己妒忌的原因造成的,也就原谅他了。
范雎请求当须贾的车夫,二人驾车来到宰相府,范雎对须贾说:“我先进去找我的朋友,请他引见你晋谒宰相。”
须贾等了又等,不见范雎出来,到门房询问,刚才进去的那人范雎哪去了?
侍卫说:“什么范雎?我不认识。刚才进来的人,是我们宰相,叫张禄。”
须贾一听,五雷轰顶,几乎昏倒,知道跑也跑不掉了,灵机一动,双膝下跪,用膝盖匍匐爬行进门,请求宽恕。
范雎大宴宾客,历述须贾出卖朋友的不义之举,狠狠地骂他,须贾一声也不敢吭。
范雎告诉他:“我今天之所以留你这条狗命,是看在你送给我这一件丝袍的面子上,说明你多多少少还有一点老友的旧情。”
让人把一盘马吃的饲料拿过来,叫须贾吞下去。
范雎又叫须贾回去告诉魏王:“快把魏齐的人头送来,否则我就要血洗魏国首都大梁。”
须贾回国后,先告诉了魏齐。魏齐吓得魂不附体,宰相也不干了,逃到赵国去了。
然而范雎一刻也没有忘记报仇,最后在秦王的帮助下,终于迫使魏齐自杀,报了当年浑身被撒尿的奇耻大辱。
后来,范雎便用反间计,诱导赵国起用只会夸夸其谈的赵括,代替廉颇为大将,使得白起大破赵军。
可以说,范雎为秦国日后统一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范雎不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有仇必报的人。
有人评价他: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一顿饭的罪行一定报答,瞪自己一次眼睛的纠葛也一定要报复),认为他其实是一个心胸狭窄之人。
他在被人侮辱后,能够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等到时机成熟,才施展威势和手段报仇。
很多像他一样有才能的人,不能充分施展自己才能的,数不胜数,如果他不是遭受困厄,很可能不会奋发向上,也许会一直给别人当门客也说不定呢!
并且,对于还有一点旧情的朋友须贾,没有赶尽杀绝,可见,他还是一个恩怨分明的男人。
这种有恩必偿,有仇必报的君子,活在世上何其洒脱坦荡,何其痛快淋漓?
所以,对于范雎这个人,我反倒觉得他真乃世间大丈夫是也!
(END)
点个赞或者关注我,给阿杰说一个小小的支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