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阅读前先问自已某个问题,我的答案是什么,作者的答案是什么?关于这本书,我是怎么读的,作者是怎么写的?经过一对比,我们就知道对方长在哪里,短在哪里,如此取彼之长补已之不足。
第一,二章都是问:去哪里。第三章开始行动篇了。
一: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作者观点:一件看上去难的事儿,只要开始做了,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举例:安拉莫特的写作故事。
作者认为:
1:只要走出第一步了,不管有多差,你都还有机会把它改好。
2:拖延所带来的心理成本比不做的压力更大。小事迁成的心理负担一点不轻,但搞定后者显然容易很多。而且人就变得轻松很多。
3:短期内无法解决掉的,那就需要从长计议:
做计划;构思,可以边做事,边构思,不需要分开来做, 这是时间管理和工作高效的一种方式。
4:只要动手,只要行动,就超过了70%的人。
关联自我:纵使一件事情真的很难,你就迈出第一步试试,有何不可?就算是一些分分钟可以解决的小事,我们也会拿出种种借口拖延下去(我)。
二:精益创业的行动启示:
为何不愿行动:
书中说了2个原因:1是拖延症。2就是认知偏差:只有准备好了再上场。
精益创业:
作者观点:我们离“精益创业”并不遥远,一旦你明白它的益处和价值,你就应该立马行动了。
精益创业:书中给出最小成本的行动方案:mvp
mvp:指使用最少资源,被最快制作出来,拥有可执行的基本功能,能被用户使用的试验产品,等待用户的反馈来进行优化,先找到一种可操作的适应市场的方式。
行动要看成本,那有没有最小成本的行动方案?
1边准备边上路,2接受反面意见,3反馈迭代。
作者认为:
(1)我们永远无法完全准备好:
先做好准备再上场观念的一个致命问题是:我们永远都无法做好完全的准备。
只要边上场边准备或者先上场再适应,虽然一开始可能会摔的鼻子青脸肿,但进步反而会更快。
(2)在这过程中肯定会走一些弯路,也会被人骂,怎么办?
接受反面意见,反馈迭代。
别人提出反面意见时,不是回击,而是冷静反省,要具备元认知能力,来看自已对待被骂的情绪,抽离出来,把批评当成是信息,这个能力是需要经历和修炼的。
也即是好好学习书本说的:绿灯心态。这有正面反馈和否定与批评,促使我们反思.
(3)校正之前的错误想法,而提示之前未知的方面则让我们发现新的创举,让我们的思考更加周全。
关联自我:
优:例如,分享写一篇读后感,接着再结合自已的感受,写完一篇长文,坚持到最后,结果会如何,谁知道呢?但做了始终是好事。如此一来,你的才能和成就感都会慢慢培育出来。
总结:
克服“过度准备”,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
克服自我防卫心态,乐于接受反面意见并加以慎重地审视
克服沉没成本的固执,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已的产品。
三:像photoshop一样分解任务:
1:作者提出一个概念:多线程。
是指在同一个时期内,同时担负几种不同的工作,完成不同的任务,不同任务之间需要切换的“多线程”
作者认为:人的注意焦点只能关注在一个方面;否则在任务转换过程中,从a到b的工作执行任务绩效会差很多,这个差异称为“转换损耗”。
2转换损耗解决的办法是什么?
做事从工作的核心思考区开始。
我们在做一件事,或者阅读时,大多数任务都有一个至关重要,通常也是最棘手的部分,这个部分需要我们集中精力,非常专注地进行思考,然后将其破解。余下就是一些支持性的,补充性的工作了。即先啃掉硬骨头,再去做周边打扫性的工作。
举例1:ppt:先了解受众群体,再构造逻辑,而不是想制作ppt的每一步流程。
举例2:写作,哪怕没写,但只要先花半小时来设计它的架构,完成后,即使没在电脑上没敲一个字,其实也已胸有成竹。
自我关联:训练框架,结构思考力,和金字塔原理的能力。
2.1:分层分解:
当我们不得不对一个任务进行分段处理时,我们不需要机械地按照任务的一般顺序来切分,而是按照这个任务所涉及的认知复杂度和认知类型来切分。
为何要分解,即减少转换损耗(认知和精力损耗)。
举例a:创作小说:有三个图层:叙述,描写,对话。而不是先把开头写好,再把高潮写好,最后写结尾。
举例b:写论文:图层包括:核心论点,逻辑架构,用于解释说明的案例和故事,必要的模型图和概念图。
一篇文章按阅读次次序有a,b,c三个部分,不是把a写好,再写b,再写c,而是把a,b,c的核心论点以及逻辑架构先写好,然后集中寻找案例素材,并分别填入a,b,c,再用同样的方法插入简图示。
2.2:集中处理同质性工作
举例:word和ppt二项任务:
word:涉及文字,图示,排版;
ppt:文字,图示,排版。
将相同认知类型的工作组合在一起,这就是图层工作法。
好处:可以集中处理同质性的工作,减少不同质工作间的转换损耗。
四:三行而后思:在实践中,通过复盘积累智慧。
高手的学习:即要前瞻思维,又要懂得回视、即总结性思维。
作者认为:从理论出发不一定能指导实践,只有在实践中通过反思积累的知识才能指导实践。
举例:拉面师傅。
知识创造的过程,其实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
知识的内化: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类似于知识的内化,
知识的显化: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则是知识的显化。
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我们对行动进行细致的反思,把那些原本并非用语言承载的知识,用语言归纳和总结出来,而这些知识一旦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就容易被重复使用和迁移到其他应用场景中。
关联自我:延深思考后,即我所认为的心理表征,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的,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个表象,如果要透过表象看到更多,就需要付出更多的观察和思考。在表象之上,是经由归纳抽象出来的经验,假设和模型。。
反思和行动越多,我们就越能从表象过渡到更多的抽象理念和具象事实。
反思:(这一块作者写的偏理论。)
可以借助其它方面(以下内容是我从简书上看到的seabornlee写的复盘):
推演-做-复盘
做事之前先推演,然后去做,做完后复盘。相当于一件事情做了三遍,不就三倍速成长了吗?
推演
做这这件事的目标是什么?
怎么一步一步去完成?
做
做的时候要保持觉察,不要把推演时订的目标和计划扔到一边。
复盘
做完后来复盘,结果达成了哪些目标,哪些是计划内的,哪些是计划外的。
过程有没有按计划的推进?为什么?
有哪些做得好的地方,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更新了哪些认知,更新做这类事情的流程。
你可能发现了,这不就是类似于 PDCA 或柳传声的复盘四步论吗?
PDCA的中文含义为: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行动(Act)
四步论: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经验。
实际操作模型:
推演:
##期望的结果
##设想的过程
经历
##实际的结果
##实际的过程
反思
##做的好的
##可以改进的
##改进计划
更新
##流程
##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