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年已至,我的第N个寒假飘然来临,不可避免地携带着些许的寒气。那就用粗浅的文字为自己熬一锅猪骨汤,以慰岁月,以慰心灵。
猪骨汤的猪骨是一位菜鸟老师的碎碎念,要从去年九月念起,直至今年一月底,刚好一个学期。猪骨汤全名——初一(上)语文教学回眸,即教学工作总结。猪骨汤有三大主料:分、课、文。
主料一:令人感到羞耻的分数!
教语文的第一个五年,我一直信奉学生的语文成绩不是做题练出来的,而是靠长期的阅读量沉淀的。所以,我很少给学生布置书写作业;所以,我很少批改作业(作文除外);所以,我对学生的基础是两眼一抹黑的;所以,理所当然地成绩排名垫底。但是,我不思进取,不思悔改,只要分数差距不是很悬殊就行了,语文本身就没有多大的差距,不似数学英语。
教语文的第二个五年刚起了一个月的头儿,第一次月考,自己理所当然地垫底了,我依然不在意,分管行政却在意了。领导请我喝茶谈话了,领导倒的茶,热气腾腾,递到我手上时,客气地说到:“小心!烫!”确实烫,我没有喝。一个小时后,我走出了领导办公室,心想,以后语文教学要“小心!烫!”了。
私下里,我把二十个班的成绩一对比,自己教的一个班,居然落后年级平均分6大分,连今年刚出来工作的三位小妹妹都遥遥领先自己。这真是令人感到羞耻的分数!
私下里,我厚着脸皮向同办公室的燕儿姐取经。她的教学成绩几乎每次都冲在最前沿,行课期间,燕儿姐外出学习半月之久,但她所教的两个班语文成绩依然问鼎前三!她比自己不过早工作两年而已。
私下里,我每天批改起了语文作业。燕儿姐把作业的细化,强化,做到了极致,精髓我还真学不下来。那就学她个万分之一,她每周要讲2篇阅读,保底,那我每周讲个0.1篇阅读;月考前她要花费2~3周复习,那我用1周复习。最让我醍醐灌顶的是:她讲阅读从不让学生写标准答案,只审题,说法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我只弄记叙文阅读的几个经典题型——概括事件、品味词语、赏析句子、人物分析,也来个传授钓鱼技术,让孩儿们反复练习、强化。平时小考,试卷上过一遍,我改,效果惨不忍睹;课堂上审题给套路,原题作业本上再过一遍,我再改,效果不理想;课堂上又审题强化套路,原题作业本上还过一遍,我还改,效果挺好。还是有几个孩儿不会,不强求了。教学很功利,但也算是落实了一部分考点。
两个月后,第二次月考,一个班中间位置,一个班两项指标垫底,但优生率靠前,我算是暂时错过了领导的热茶。但和燕儿姐的平均分相差8分,领导放出了狠招——语文学科和最高平均分相差10分,热茶1杯,500字以上反思1份,听课记录每周2节。我去,欺人太甚!
领导你放你的大招绝招,我自教我的良心书!
接下来的两个月冲刺期末,我继续每日批改作业。我重视起了孩儿们的基础,睁开眼,看清他们的薄弱环节。选择题,比阅读题更拉差距。每套试卷的5~6道选择题,我先过一遍,预测哪道选择题孩儿们大部分要选错。练习册上的选择题孩儿们在本子上过一遍,不求多,3~4道即可,当天批阅,次日讲解。
另外,燕儿姐的教学细节也还是学点皮毛。多给孩儿们鼓励,作业本上,正确率较高,红笔大挥一个“好”;反之,大挥两字“加油”。课前提前三分钟到教室,有意思的是,一个班他玩他的,享受课间;一个班齐刷刷地坐好,眼巴巴望着我,望得我怪不好意思的,望得我怪幸福的,姑且认为他们挺需要我的。
领导的一杯热茶让我怪不自在,以后还会有,无所谓了。我会重视起学生的分数,尽量靠近年级的平均分。反思自己:第一个五年,你的不在意恰恰是责任心不强。
张丽钧老师如是写:学生分数上有教师的尊严、教师的担当。靠谱的老师永远不会踢开分数闹革命;靠谱的校长永远不会踢开分数论英雄。
关于分数,最后借用陶潜的诗来表达我的心声: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主料二:将盗课进行到底!
如果说,分数是大部分学生的命根,考试是大部分教师的法宝,那么,课堂是我的泰山,重中之重!
教材的每篇课文,我是很膜拜它的,但我口拙舌笨,腹内空空,在讲台上演绎不出它们的精华。我着急呀,没办法,课也得硬着头皮上。第一个五年,网上下载课件,删删补补,凑合着上,但总觉得自己糟蹋了那么好的文章,不舒服,不甘心,那就不择手段了。
第二个五年开始了,我得花更多的精力在备课上面。没有课的下午,没有晚自习的夜晚,没有杂事儿的周末,把备课作为重要且紧急的事去做。愚笨如我,能做出啥呢?
面对一篇课文,先大嗓门读它个三遍,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小鲁迅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比较耗时耗力,2500字左右,一遍,15分钟。还好,大先生鲁迅的文笔好,越读越带劲儿。一个下午,在手机里和一人大吵大闹,极其委屈窝囊,晚上拿起课本,《雨的四季》读起,读第一遍,文中一年到头都在飘雨,我的眼角也在飘雨,啪哒啪哒;读第二遍,文中的雨没有停歇,我的雨停了,心灵莫名的宁静清爽,乖乖,诗人写得好美呀!我怎样表达我的欢喜呢?读吧,往下读吧,再读吧,真是醉了。
愚笨如我,课文倒是读舒服了,课还是上不来。顶多上课伊始,我霸道地站在讲台上,我读,孩儿们听。这是上新课必备环节,从这学期开始的。
课上不来,又瞧不上网上的课件,高不成低不就的。我把眼睛瞄向了所谓的名师课堂,前几年就浏览了几位名师的课堂实录和教学设计,除了深深的佩服,就是望洋兴叹了。你没有一点功力,连别人现成的果实都偷不到。
这学期,由于空闲时间多了很多,我楞是盗起了名师的课堂。他们的一堂课,只要像课文感动我,或者像课文韵味无穷,就把它盗了。我的表达能力差,那就展示在课件上。还别说,偷着他们的课,站在讲台上,还真有点教语文的感觉。
一是课堂思路极其清晰,比如文言文教学,就来个三部曲——读得好听,读得清楚,读得有味。二是在课堂上极容易营造学生的朗读氛围,一堂课基本上书声朗朗。比如《秋天的怀念》,愈是朗读,母爱愈是醇厚,反复朗读,孩儿们愈是深情,氛围愈是庄重。三是课堂上时间过得很快,师生交流和谐,一堂课读书声始,读书声终。
盗课极耗神,我真像一根蒲苇,有韧性,无思想。如果有点想法了,我也许会自负且懒惰吧。还是心存幻想,盗着盗着,你就会独立设计课堂啦,《文心雕龙》有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那就将盗课进行到底!
主料三:我手写我心!
不论是网上还是书上,有很多心灵鸡汤似的文章,我很是瞧不上。滑稽的是,此刻,我正在绞尽脑汁地为自己写鸡汤文。
小日子波澜不惊,我也落得个“妾心古井水”,但生活偶尔还是会翻滚起一朵小小的浪花,我想记录下来。
去年七月,我出了一趟远门,有想写的冲动,我开启了写作模式,纯粹是为了向语文湿地投稿。对方长达一周没有回应我,被淘汰了呗,没有思想见解的文字,对方岂会发表?不过,这好歹是自己远在浙江一宾馆里一字字憋出来的,从构思到行文,花费了整整两天功夫。别人看不上,自己可宝贝着呢!那就自己收藏吧,收藏了几日,对方发表了,真是一出喜剧。
不为发表,只因想写,这学期一月一篇,瞅着字数点点滴滴的累计,有点像银行卡打来工资,银行卡里的数字很快会消减,而写作的字数只增不减,真快乐呀!真有点码字的欲望。
愚笨如我,码字,真有点像女性怀孕生子。可是已经开了弓,不能回头了。上月憋了一篇,这月你好意思偷懒?!写吧,真诚如你,那就真诚地写。
记录生活,可以。最好写点教学的干货,很少,也尝试写吧。这不,这学期还是写了三篇关于语文教学的内容:九月里,《语文是什么?》;十一月里,《盗课进行时——〈纪念白求恩〉教学札记》;十二月底,《整合,让语文教学走向海阔天空——群文阅读摭谈》。不错的开始耶,尽管是站在牛人的肩膀上摘苹果,那又如何呢?
第三篇,是一篇小论文。去年十一月底,学校下达的一个文件,鼓励语文教师撰写关于群文阅读的论文或教学设计,十二月底交稿。我没有这方面的储备和实践,本来不打算写,但是看到语文湿地上有好些群文阅读方面的探索实践,自己占有这么充足的资料,尝试写吧。王君老师的新书《更美语文课》,是关于群文教学的课例,买来看呗。更何况,语文湿地上关于该书的读书笔记都有几篇了,有多少同行比你聪慧,比你勤勉呀!
一个夜晚,寒气逼人,室外一片欢乐的海洋,全校的学生沉浸在元旦晚会的狂欢中。室内,书桌前,电脑键盘噼里啪啦响,我正静静梳理着小论文的思路,手脚冰凉,鼻涕欲滴,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孩儿们在跨年,我写点东西,也算是迎新年了。期间分别来了两撮小屁孩儿,给我贺新年,小礼物一送,小嘴儿甜言蜜语几句,噔噔地走了,真是温暖呀。
小论文已成型,莫大的欢喜!
翌日,老天也为我欢喜,一阵鹅毛大雪,凌空飞舞。
那就以写为苦,为乐,为荣,为教学,为学生,为自己,为一切!
在此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20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