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着日复一日生活的你,可曾设想突然脱离原有的生活轨道后,生活还是会跟原本一模一样吗?抑或变得不可收拾?大多数人都没有胆量在真实境遇中寻找答案。电影《脆弱地带》让我们可以从一个旁观者的视角,观察脱轨后的人生究竟会有怎样的周遭。
哈佛是工作在曼哈顿的律师。有个美丽的妻子。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女儿。住在郊外独栋别墅。他过着美国传统精英阶层的典型生活。每天西装革履,座火车往返于公司和郊外的家,闲暇时上高级餐厅享受美食,去高级商场购置物品,带家人去外地度假休闲。这样的生活说不上精彩但也过得让人安逸舒适。直到某天,下班回家的火车突然出轨,也诱发了哈佛开启他的脱轨人生。
火车故障停驶后,哈佛像其他乘客一样,摸黑步行几小时才回到郊区的家。这时候已经是半夜三更了,哈佛之前在火车上漏接妻子的电话,他担心这时出现在家中,无法向原本对他已经心存疑心的妻子做出晚归的解释。便索性住到房子对面的车库阁楼上。想着等天亮后再回家。
在车库的阁楼上,透过玻璃窗,可以一览无遗地看见自己每日生活的家。可以看到自己朝九晚五的生活轨迹。这时,一个念头如电闪雷鸣般出现在哈佛的脑海中。他很好奇,假如他从这个世界消失,妻女的生活会变得怎样?邻居亲朋好友又会有什么反应?他们会痛不欲生?还是会很快把他遗忘,就像哈佛从来没有在这个世界存在过?这个念头紧紧地拽住了哈佛。他决心要让自己消失在空气中。
第二天,当妻子发现丈夫一夜未归,便四处打电话询问丈夫的行踪。哈佛透过玻璃窗,看到妻女心急如焚的神情。不由得心生得意,他以为自己为一家人生活打拼,替她们挡风遮雨,自己一夜间的销声匿迹,会给家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他甚至觉得这个想法得真的不错,因为这个玩笑可以小小地报复之前他对妻子的种种不满。
但这个玩笑有点开大了。第二天警察上门,亲朋好友也从电视上看到哈佛失踪的消息。为了不去面对重新出现时的尴尬,哈佛决意继续消失下去,看看事态会有怎样的发展。
哈佛透过玻璃窗,他看到伤心欲绝的妻子,手足无措的女儿,讪笑她们离开自己就变得像浮萍般无所依靠。
看到隔壁寡妇玛丽前来安慰妻子。脑补着玛丽会给妻子教唆什么,心里不断地诅咒玛丽。
看到公司同事BEN来慰问妻子,脑海中又虚构BEN会乘人之危,和妻子发生关系。
他讶异自己居然有这么的恶毒的念头,这些念头平日都深藏在潜意识深处,无人察觉。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安全,无人看见的环境下一个个浮现出来。与其说是看到别人的反应,更多的看到自己的猥琐与不堪。看到自己内心黑暗的一面。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哈佛也慢慢适应在阁楼上的生活。他变得和街上的流浪汉没有区别。白天在阁楼睡觉,晚上出门在垃圾桶寻找食物。也需要像一个真正的流浪汉一样,用拳头保护自己的地盘和食物。这时候哈佛的生活变得简单而朴素。但是窘迫的生活反而给他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及思考。饕餮美食、昂贵华服、海岛度假......这些原来曾经觉得不可或缺的事物和生活方式,其实都不是必须的。反而是隔壁两个唐氏综合征小孩在他挨冻时递上的一杯热水和保暖衣物。让他觉得得到上天的双重馈赠。哈佛终于领悟到,你简单,生活就简单。
随着时间的推移,哈佛观察到妻女的生活也慢慢重回轨道。妻子开始做一些哈佛原来承担的家委,开始买超市减价商品,为维持这个家节省每一分钱。开始带女儿去各地旅行,自己也重拾旧日的芭蕾舞兴趣。整个家庭又恢复往日的欢颜笑语。甚至比他在的时候还要欢快。他发现妻子的前男友也来探访,并实践了他要给妻子随时帮助的承诺。哈佛开始反思自己给这个家庭带来负面效应。对女儿的严苛,对妻子的不屑,这些原来在他看来他作为一家之主理所当然的态度,现在是多么地不合时宜。这种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而产生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一扫而空。
哈佛发现,没有了他,每个人还是继续前行,生活不会因为谁的缺席而停下步伐。甚至会因为他的离开,而把曾经他所带来的问题随之解决。哈佛为自己曾经的狭隘和自私羞愧不已。
影片的最后,圣诞夜之时,哈佛决心重回现实世界,带着他已经顿悟觉醒的内心。他换下流浪汉的衣服。重新整装。正如他离开时一模一样的样子。他徘徊在家门口,想象着妻女再见他时的种种可能场景。是惊喜?是失望?影片没有再做延续,只给观众留下哈佛推开家门的背影和无尽的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