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生存的世界,并不只是冷冰冰的客观存在,这个世界是有生命、有灵魂的。你如何对待他,她就如何待你。并且总能向你证明你是对的,即使真实情况是你错的离谱。
我的朋友少博总是把自己运气好挂在嘴边,这倒也是事实,因为他总隔三差五的捡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比如下雨了没带伞,在饭店桌上就可以拾到上位食客留下的雨伞,即便前几分钟外面还是万里无云大晴天。又比如,路过彩票店,我说去买彩票,他不置可否的跟了进去,顺手买一张中了200元。甚至在当年考研这件事上,他也归结于运气好,刚好降分到了他考的分数。这类事情层出不穷,我们也就默认了:他确实运气好。
而我曾经的一位朋友,加个曾经证明现在已经不是了。她的口头禅就是小心他给你挖坑,当心他坑了你之类,别人说的每一句话,有心无心都会被她一滴滴放大,追究深意:他就是对我有意见又或者她在针对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拉帮结派,树立外敌,当然她的帮派成员一直在轮换,聪明人也就只会上一次当嘛。这个世界之于她就是一个阴谋论,阴谋、嫉妒充斥着整个周围。跟这样的人相处,累自不必说,自然而然,跟人关系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这更加印证了她的世界阴谋论,哼,你们没有一个好人,都在背后说我坏话。上面两个例子相比,让我想起著名作家史铁生的一句话:人跟人之间的差别,大过人跟猪之间。因为人跟猪之间的差别是可以量化的、恒定的基因,但人跟人之间,完全是平行宇宙。
这其实就是心理学中的自证预言:对他人的预期会影响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期望行事。这个对方,我们可以认为是这个有灵魂生机勃勃的世界。你看,你敢说这个世界是冷冰冰的么?你怎么看待世界,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构建的,你认为她美丽,她会不断印证你美丽的观念,反馈给你美丽的事物,加深你美的感受。你要是认为他是冷漠的,他也会如此对你。
开始鸡汤了,我自己思考的结果是应该把自己的世界当亲密爱人一样对待,激情、亲密、承诺都不能少。这也是我自己努力的方向。对生活周围世界保持好奇与热情,听着是不是有点累?现在流行摆烂,比不过我不比了,赢不了我不赢了,听起来确实是省心又省力呐,但是摆烂不等于对生活失去好奇,想象一下热恋时期你对恋人的好奇,能拿出那个劲头的十分之一,生活也不会这么无趣吧。亲密,与自己的世界紧密相连,感知身体、感知情绪,感知自己周围,并且思考如何在这些联系中与他人共处。承诺,对自己这个小世界保证,能过得更好与不同,西奥迪尼在《影响力》一书中提过一个观点“人就像录音机一样,一按按钮就播放”我实在不想在耄耋之年回忆过往发现我所有的过去就是一台录音机,所有往事都是循环重复播放直至死。
另外,《人类简史》作者赫拉利提出“想象的共同体”概念:指的就是水平趋同的人,更有可能结成虚拟的社区,在生活方式、个人成就和社交关系中表现的更为亲近。在与恋人世界同行时候,我也希望能找到一个小世界的共同体,起码在我这个想象的外部世界,与兴趣相投的同伴结伙同行一小段距离也是一件可以突破录音机的行为吧。
又骗了自己一把,其实我努力提高认知,管理自己情绪,让自己觉得生命有意义都是假象,因为活得太辛苦了,只能用这些成功学、上进心刺激自己,怎么办嘛,自己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