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即做人。人生在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注重做事的精神意义,通过做事来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始终走在自己的精神旅程上,只有这样,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有意义的,而所做之事的成败则变得不是很重要了。周国平的关于做事和做人的论述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们做什么事不必在乎其结果如何,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是如何想的,你的出发点是什么?它带给你的精神价值是什么?保持一种单纯的状态做事时反而有了一种从容的心态和博大的气象。
近期领导交代给了我们教研室一份工作———给2020级新生做专业介绍。接到这个任务我便开始精心准备,从PPT的制作、素材的收集、对专业的理解、以及了解往届毕业生对所学专业回顾性的认识和就业前景的看法,我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大概准备了两三天我就完成了PPT。专业介绍的那天,自我感觉情绪饱满、热情洋溢,本想把时间控制在20分钟之内讲完的,临场时洋洋洒洒居然讲了半个小时。讲完之后自我感觉良好,我觉得自己已经达到了任务的目标——同学们喜欢听,有收获。讲完之后主任发信息说,我讲的很好,通俗易懂,很有语言魅力,给了学生美好的期待和动力同时也体会到了做老师的美好。我很欣慰,我告诉主任实际我从来没有想那么多,当时做PPT的时候我就在想一个问题,我的介绍应该让学生听的懂,有收获,我能圆圆满满完成交给我的这项工作就好了。
近期我觉得自己一直保持着这份单纯的做事状态,面对每一个任务,安排好时间,全力以赴。诸如,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完成我应该完成的工作任务,回家后全心全意专心陪伴孩子,在闲暇的时候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我的期望就是全力以赴对待每一件事情,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收获。
做事有两种境界。一种是功利的境界,事情及相关的利益是唯一的目的,于是做事时必定会充满焦虑和算计;另一种是道德的境界,无论做什么事,都把精神上的收获看的更重要,做事只是灵魂修炼和完善的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做人。哲人说的好:如果有上帝,他看到的只是你如何做人,不会问你做成了什么事清,在他眼中,你在人世间做成的任何事情都太渺小了。
用心的完成任务,获得了精神上的收获,让那种充实感,满足感,成就感滋养自己也许这就足够了。从长远来看,做事的结果终将随风飘散,做人的收获却能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