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九月底开始,我们就和拼音杠上了。语文课大多时候都在学拼音,单独的拼音教学,已经很难保持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终于,今天我们运用拼读来学习儿歌与识字了。
学完三拼音节后,第一次利用《说话》对孩子们进行了朗读训练,很惊喜,我只示范了一遍,孩子就能用不同的语气读不同的拟声词。欢快的“哗哗”,轻柔的“沙沙”,含混不清的“咕咕”,大声的“嘎嘎”,可爱的“喵喵”,嘈杂的“呱呱”。如果一直坚持让孩子放开胆子朗读,相信孩子们在公众面前会更自信地表达自己。
接着我们仿照说儿歌了:( )说话,xx,xx。第一次仿编,孩子们兴致很浓,但以为是个游戏,只顾着模仿动物叫,创设了情境让男孩扮演大灰狼,女孩扮演小绵羊读了后,让他们来翻译“嗷呜”和“咩咩”的意思,前后两次翻译组在一起,变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识字时,让他们想想用什么方法记住“画”字,霈霖说拼拼音,可垚说画一幅画,瑾熠把画上面的一横想象成笔,外面的围栏想象成桌子,中间的田字想象成画纸。看来他们还没忘记之前学识字时,我们记忆的办法。
“打”字,我们进行了组词联系。孩子们思维很活跃想出了许多有趣的词。怡洁说的打卡,高兴说的打工,茂林说的打巨人等,都是不是我设想的答案,这些词语来源于他们生活的积累。相对于我以为他们会说的打水,打电话,他们却没说。由此可见,当代孩子的生活常用语与之前可能有了变化。特别是当他们根据词语做动作时,说到打水,小朋友们打水的姿势各不相同;说到打游戏,一部分是敲键盘姿势,一部分是玩手机游戏姿势;说到打字,好多孩子举起拳头打桌子,闹出了笑话。
唯一的问题是,咱们班的孩子思维活跃,天性开朗,一放开,孩子们就很难收回来,每个人都想表现自己,课堂纪律很差,我又差点叫破喉咙。
什么时候,咱们才能变成能收能放守纪律的课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