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电影院看到新海诚的电影。
随着电影上映前的大力宣传,再到上映后的种种捷报,空间和朋友圈被瞬间刷爆。43岁的新海诚给日本动画电影业,甚至是世界动画电影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君の名は。》横空出世。
截至目前,该片在日本本土票房已经接近200亿,票房超过了历史排名第三的《幽灵公主》,现在正在向第二名《哈尔的移动城堡》进发。目前已成为日本年度票房冠军、日本本土电影票房总榜第三名,并将代表日本参加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的角逐。新海诚也成为继宫崎骏之后,日本第二个单片票房超过百亿日元的导演。该片在香港、台湾等地区同样票房大爆,在中国上映第一天,便在各大影院呈现出霸屏现象,转眼间便票房过亿。
这部电影的成功已经不消多说虽然其成功背后存在一些巧合和人为,但不管怎么说,《君の名は。》都是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不管最终《君の名は。》会达到哪个地步,都可以说是创作了历史。这也再次让所有人见识到了动画电影不容小视的威力。也让我们知道了,拥有一个优秀剧本的新海诚是多么的可怕了。
影片的导演兼剧本兼原作的新海诚,早年创作了不少短篇的动画作品,比如《遥远的世界》、《她和她的猫》等等。当时的诚哥还是个一名动画初学者,画面多为黑白,剧情也基本没有多少故事性可言。
加入游戏公司minori后的第一作——
2001年8月31日发布的《BITTERSWEET FOOLS》是具有纪念意义的,虽然动画相当简陋,但已经渐渐形成个人风格。
几年后推出短篇作品《星之声》,一部除了女主CV和音乐制作,其余所有工程全都由新海诚独立担当的作品。当时他刚好工作五年,也有了些积蓄,他于是辞职在家,花了7个月创作出25分钟的超长独立动画作品。这正是通过这个作品,新海诚的名字渐渐受到瞩目。
2004年新海诚推出了自己第一部长篇作品《云之彼端;约定之所》,虽然剧情槽点满满,但也让诚哥收获了一次自我风格的探索。
之后便是大家熟悉的《秒速5厘米》,一部讲述异地恋少男少女渐行渐远最终擦肩而过的满载遗憾的爱情物语。
这部作品也成为最能体现新海诚个人风格的作品,电车、天空、交错的光影;对话、独白、散文的叙事……这部片子里的给我们带来的一切成了我们对新海诚最深刻的记忆。
那之后,深受宫崎骏影响的新海诚开始对自己的风格进行了又一次尝试——《追逐繁星的孩子》。
一部完全架空,拥有奇幻世界观和深远意境的作品。但结果却与初衷背道而驰。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当时的诚哥还没有实力驾驭好如此庞大的世界观,模仿吉卜力也使他丢弃的自己最擅长的那一部分。他将失败归结于自己实力的不足,并且决定暂时放弃奇幻题材,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青春爱情。
2013年,他推出新作《言叶之庭》,题材再次回到以往他所擅长的青春爱情。
这一部作品表明了新海诚的对于自身风格的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位,是标志着他“长大了”的一部作品。
他对人物心理的认知把控,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描写刻画,还有对于画质近乎偏执的执着在这部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的作品总有很强的生活感,平淡的早餐,交错的电车,淅沥沥的雨声,过往行人的脚步声……这些在日常生活中平淡无奇的东西放到他的作品中,就像产生了奇妙化学反应一样,让人不由自主地就沉浸于其中。
但这同时也暴露了一个问题:画面明丽精致,但剧情过于简单。新海诚在剧情和叙事上的不足一直是圈内公认的问题。剧
情略矫情,受众范围不广,格局太小……这些东西都成为诚哥不得不突破的瓶颈。
2014年新海诚与日本教育机构Z会合作,制作的一部鼓励日本国立大学前期考试的考生们的广告动画——《CrossRoad》。
以大学入学考试为题材,讲述了住在连补习班都没有的小岛上、努力想考大学的女高中生海帆和一边打工、一边勤奋学习的东京男高中生,翔太,通过“Z会的远程教育”,两人的人生开始发生了交集的故事。这个短片是新海诚创作《君の名は。》的起点,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CrossRoad》才使诚哥有了制作《君の名は。》的想法,还是这只是构思《君の名は。》时的一次尝试,当我看到《君の名は。》的PV时一度以为《CrossRoad》电影化了。
然后,今年——2016年,43岁的新海诚终于向我们带来了这部现象级超人气作品——《君の名は。》
《君の名は。》是由新海诚执导的一部日本动画电影,由神木隆之介、上白石萌音担任主要配音演员,人设是由参与过《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的田中将贺担当,作画导演由曾创作过《千与千寻》、《幽灵公主》的安藤雅司执笔,作品讲述了男女高中生在梦中互换身体的奇妙爱情故事。
这个故事不经让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故事的前30分钟主要以女主角宫水三叶的视角展开, 在展现城市与乡村的差距的同时通过精美的画面将观众引入剧情。其中3分36秒到17分32秒讲述的是宫水三叶为主角的乡村生活,17分36秒到30分06秒是立花泷为主角的城市生活。两个部分都是以手机的震动声开始,城市的繁华和快节奏同乡村的朴实与慢节奏形成了良好的对比,男女主角的形象也生动呈现在观众面前。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在这前30分钟里,诚哥埋下了大量的伏笔,也暗藏了城市与乡村,新一代与旧一代,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等多对矛盾的冲突,这是以往诚哥作品里所难以见到的。我把这个第一阶段称为铺设阶段——缘起。
32分57秒,影片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主视角转到了男主立花泷这边。交换身体的立花泷在为神体供奉口嚼酒的途中时得知了“隐世”与“Musubi(产灵)”的存在。之后,泷失败的约会,到联系不上三叶,再到因思念而前往糸守镇结果寻找无果,最终得知糸守镇早在三年前就因为陨石坠落而消失,三叶也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去世的事实。泷终于发现了两人之间时空上的距离。三叶留下的日记变成乱码消失了,两个人的联结被全部切断,泷对于三叶的记忆也越发暧昧。
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叙事技巧十分高级,穿插叙述相距不同时空的男女主人公的生活,能做到毫不拖沓凌乱,简明易懂,这是以往新海诚所不能及的。这里用了类似于推理小说中的叙述性诡计的手法,误导观众以为男女主角身处同一时间但却相距千里,等谜底揭开的那一刻震惊观众。让我想起了乙一的小说《暗黑童话》。我把这个第二阶段称为发展阶段——缘终。
54分钟到 93分钟,故事来到了第三个阶段——高潮。泷在和前辈的聊天中想起了以前一叶奶奶曾经说过的话,想起了“隐世”中口嚼酒的存在。为了验证三叶是否真的存在,他冒雨前往“隐世”,喝下被称为三叶半身的口嚼酒,看到了三叶的记忆,并再一次同三叶互换了身体。这一次泷要拯救小镇中的人们。他说服了三叶的好友,三人制定了劫持电波,炸毁电厂的计划,可仅凭借这些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得到镇长——三叶的父亲的支持。可仅凭泷是无法说服三叶的父亲,要说服他必须要靠三叶本人才行。失落的泷走出镇公所,从四叶口中得知去世前一天三叶曾经去过东京,在风铃声中,他偶然察觉到三叶也许就在隐世,抢过赖使的自行车往环形山赶去。
原来,在三年前,也就是泷现在所处时间的昨天。三叶曾经到东京找过泷,对于三叶来说这本身期待已久的久别重逢可对于三年前的泷来说这只是两人的初次见面。没有察觉到两人之间相距了三年时空距离的三叶将自己编制的发带送给了泷,第二天便剪掉了长发。泷没有认出三叶,她开始怀疑与自己互换身体的泷的存在,两个人的“结”在这时断开了。
没有了这条发带,三叶没有再能与泷互换身体。泷一直把这条发带当做护身符带在身边,也正是因为这条发带,三年后的泷得以与三叶互换身体。发带成了联结二人的“结”,成了“Musubi(产灵)”的化身。
随后故事来到的高潮,两人在环形山口相遇,三叶从泷的手中接下了拯救小镇居民的重任,三人竭尽全力,过程却并不顺利。当三叶终于赶到父亲所在的公所时,彗星分裂,撞向小镇。伴随着小镇的毁灭,画面切换回了泷所在的时空。
看上去,三叶貌似失败了。这也许是新海诚想让观众产生的一个错觉。画面切回泷所在的时空后,陨石坑依然存在,未来似乎没有改变。但这一切在前面的画面中都有着很好的铺垫。见到彗星分裂后周围人严肃的表情;察觉到事态严重,已经将奶奶和四叶接到镇公所的父亲……看到这些后,观众自然而然也就脑补出了三叶父亲相信了女儿,发布撤离指令,带领村民避难的画面了。到这里,伏笔完美回收,故事全貌展现。尽管有一些套路的成分,但并不影响其带给我们的感触。
93分钟到101分钟。这是故事的尾声,这一段充满了新海诚即视感。陨石坠落后8年,四处求职的泷内心充满了迷茫。他一直在寻找,寻找着连自己都不知道的何物。某个冬天,泷也三叶在天桥上相遇,这一幕像极了当年的秒速5厘米。当我还为天桥上没有火车而庆幸时,两个人还是擦肩而过了。这仿佛就是命运的玩笑。可新海诚并没有打算为《君の名は。》写一个让人遗憾的结局。或者说他不得不为君名写这样一个happy end。如果说秒速5厘米是青梅竹马的两个人最终渐行渐远,那君名就是未曾相见的两个人最终得以相遇。
作品最后如同满分作文一样的点题,两个人同时询问对方的名字,名字这个Musubi再次将两人联结起来。要我说,最后的高潮和尾声可以称为——再结缘。
这个故事中有个不得不提的名词:musubi(結び)
在电影中,它被翻译为产灵,但只要是看过一定数量的日漫或者学过日语的同学就会知道,这个词有着绳结,连结、姻缘的意思。
关于什么是musubi,电影中有这样两句台词:
「绳是时间流动的体现,扭曲,缠绕,还原,连接,这就是时间。这就是musubi。」
「水、米、酒……这些东西进入身体,和灵魂相连也叫做musubi。」
泷在喝下口嚼酒后所看到的画面就是新海诚对musubi最好的解释,这个画面十分具有艺术感,反复观看几遍后才能明白其中深刻的用意。画面以彗星的壁画开始,幻化成了流水,发带,模拟泷喝下口嚼酒后酒在身体中的流动,再变化为彗星,分裂为陨石,撞击地球,形成生命,变化为受精卵,发育成人。
Musubi这个概念在片中有这样几个化身:彗星再临、口嚼酒、头发、电话、脐带、绳结、风、记忆、发带、眼泪,还有最最重要的——名字。
名字是人的代号。人与人需要交集,而名字是区别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符号。互相交换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结缘的一种过程。名字也就成了是人与人之间最紧密的联系。
在人物塑造方面,新海诚比起以往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立花泷
家住东京的平凡日本高中生。
每天上学、打工、和朋友鬼混,每天进行着三点一线的生活。
他一登场脸颊上贴着的纱布和凌乱的房间就把这个人物随性又热血的一面展现出来了。
宫水三叶
家住乡村的平凡日本高中生。
身为镇长之女、神社的继承人却讨厌小镇生活,向往着城市,渴望来世成为一名东京的帅哥。一个温柔、善良、乐观积极的乡村女孩。
人物普通,讨人喜欢。
主角二人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模式都没有偏离普通高中生的框架。
然而,真正看出新海诚人物塑造功底的却是在配角上。
奥寺美纪
泷的打工前辈。打扮漂亮的女大学生。
这个人物的戏份不多,不过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几个镜头,几句台词,新海诚就向我们展示了这个人物自己的故事。
“本来已经戒了烟”,“我本来喜欢他的。最进的泷,变得比以前更好了。”这两句话将这个人物在画面之外的形象生动表现出来。
美纪很久以前就喜欢上了比他小几岁的泷。在与泷在约会中她察觉到泷已经喜欢上了别人。在她听说泷打算去找三叶时,她执意要一同前往。其目的就是为了见一见那个改变了泷的人。
为什么戒了烟?那是为了让泷觉得她并没有那么年长。
为什么又开始吸烟?因为察觉到泷的心已经不在自己这边了。
两个“本来”,表明美纪已经放弃了泷。因为她觉得自己败给了那个让泷改变的人。
宫水敏树
三叶的父亲,外乡人入赘宫水家当女婿。
在泷所看到的回忆中,我们可以得知,宫水敏树是入赘女婿。其身世概述出现在影片96分钟时的杂志上:民俗学者——神主——镇长。
在回忆中,双叶死后敏树选择了离家从政,放弃了神主的身份。他说过:“自己爱的不是神社,而是双叶。”这说明了他是为了双叶才抛弃学者的优越条件,跑去乡下入赘。
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没能拯救她。”
“拯救”,这两个词从侧面说明了双叶不是自然死亡。
加上一叶奶奶曾经说过,宫水家的人都有和别人互换身体的经历,还有三叶的死就不难推测了。宫水敏树也是个有故事的男人。他曾经也与双叶交换身体。就是因为这样,两人坠入爱河,身为民俗学者的敏树心入赘宫水家,成为神官了。双叶与三叶一样,母女二人都经历过死亡。不同的是,泷把握住了机会,拯救了三叶,而敏树却没能把握住。
失去双叶的他,变得憎恨神社,所以他放弃神主的身份,搞起了与起对立的政治。
开面馆的夫妇
那个开面馆的夫妇我猜应该就是三年前赖使或者沙耶香的父母,赖使和沙耶香死的时候名字没有和家人排在一起,他们的家人也许并没有死。从面馆夫妇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两人来自被毁灭的小镇,失去孩子的夫妇靠经营面馆维生,在见到前来探寻小镇的泷后想起了自己的儿子,并向他伸出了援手。
在有限的107分钟里,新海诚对人物的刻画能具有如此的功力,足以见得其进步的长足。
关于《君の名は。》票房的成功,有必然也有偶然。
票房的高低并不能体现一部电影是否好看。每一部现象级的作品之所以成功其原因都不单单是作品的优秀。它有自来水,有商业炒作和营销手段。君名也不例外。
它的成功有这几个因素:
一, 剧情受众广:
新海诚称,这是献给所有青春的年轻人和怀念青春的成年人的作品。同宫崎骏一样,他的作品并不针对漫迷,而是面向了广大的消费群体。朋友圈和空间的纷纷刷爆引证了这一点。不管是看动画的,还是不看动画的;知道新海诚的,还是不知道新海诚;有伴侣的还是没伴侣的……大家都纷纷走进电影院,观看欣赏这部完成度极高的作品。
这也再度说明了那个观点:动画和电影,没有幼稚与不幼稚之分。二者只是表现形式的不同而已。
二, 制作阵容上强强联手:
以往的新海诚并没有自己固定的团队。经常是要作监没作监,要特效没特效的状况。而这次,除新海诚外,曾创作过《千与千寻》、《幽灵公主》的安藤雅司担任作画监督,曾创作过《未闻花名》、《心在呐喊》的田中将贺负责人设,他们还有其他优秀的STAFF们弥补了诚哥以往作品的瑕疵,造就了这部诚哥的集大成作。
三, 新海诚的风格与口碑:
大多数人对新海诚的第一印象就是那狂拽酷炫的画面。这是《你的名字》在宣传时重要的优势之一。而新海诚本人也并非是个无名小卒。从《星之声》到《CrossRoad》,其名号在ACG圈中绝对是响当当的。
四, 首次大规模的宣发与投资力度:
在日本电影业持续低迷的现状下,为了同好莱坞竞争,东宝搬出了新海诚作为自己的救市主(市场的市)。由于以往作品的口碑,诚哥此次得到了东宝的大力支持,电视节目、名气明星如长泽雅美等都在宣传《你的名字》的优秀。放映数量也与之前的作品不在一个层级。要是按照以往,你的名字也许只会沦为ACG圈中又一个被盗版横行的佳作。
五, 良好的社会契合度:
新海诚说过,作品火不火要看社会契合度。举个很好的例子,那就是宫崎骏。
受到日本311大地震的影响,新海诚迫切地想要为变化中的日本社会留下些什么。不同于新海诚以往作品,《君の名は。》的故事明显多了很多内涵。《君の名は。》潜藏着的传统文化最终将被都市文化所取代的思考,潜藏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表面上这个作品终究还只能是男女主相遇,两个人相遇的恋爱故事,新海诚只是把这个思考写在主题里面,并没有让它太过直白。
新海诚:我会规定自己剧本只能写半年,要是半年后我觉得还不满意,那就不管了,先往下一步步走,包括分镜也是,我的故事版画了半年,虽然有些地方可能不是很满意,但是不管了,先往下一步,先去做画。要逼着自己快速的来制作一个作品,才能追上社会的潮流。
良好的社会契合度使得君名在日本取得了成功。
它告诉了我们:
一部优秀的作品+一个知名导演+大规模的宣传+一个优秀的商业模式=成功
总之,历经两年制作而成的《君の名は。》可以说是新海诚的集大成之作。如果说以前的新海诚完全依赖于风景变化来表达人物情感,那在《君の名は。》中,人物和风景之间达到了完美融合。如今的新海诚再也不是以前那个画面逆天,剧情平庸的新海诚了。
新海诚将自己几十年所有的沉淀融汇于这部107分钟的作品中,给我们带来的除了视觉上的享受,更有着心灵的冲击。它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崭新的新海诚,一个巅峰的新海诚。而这些,只是他的一个开始。
宫崎骏在43岁那年监督了《风之谷》,从此开启了动画电影的新篇章;
新海诚在43岁那年推出了《君の名は。》,被载入史册;
而我们的43岁那年,究竟能创造出什么?
不管怎么样,
光是能在电影院看到诚哥的作品就足以让我兴奋了,可如今,这么简单的道理怎么都被大家给遗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