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焦虑症”这个名词你听过吗?
很多青年人、成年人返乡后,面对父母与长辈们的催婚催生,面对过年的人情经济支出,会有春节焦虑;这里还有收集一些青少年面对春节和过年,想和父母亲友说的心里话。
爸爸!妈妈!
过年了,我可能接下来要面对以下情况:
大舅:期末考试怎么样啊?
我: ......
二姑:什么时候放假的啊?什么时候开学啊?
我: ......
大姨:今年高三了压力大不大啊,有没有信心考重点大学啊?
我: .......
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关心,我手里的红包突然不香了,因为这个“红包”压力太大了。
在长辈眼里这些话是对晚辈学习的关心、是教导,但这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因为对人的关心,变成了只是对我学习的关心,又引出了对成绩的聚焦,如果我成绩好,被问一下,还不会立马有难堪的感觉;如果我成绩不好呢?被大家一连串的盘问,情绪真的开心不起来。如果我是高三学生,对成绩自身压力本来就大,情绪本来就敏感,想想高三过完年后,就要面对更紧促的学习氛围了,请先让我们喘口气,休息几天,过个简简单单的放松年吧。
大舅:你爸妈辛辛苦苦的培养你,你要努力学啊!
我: ......
二姑:放假了也别忘记了学习哦,才能赶超别人!
我: ......
大姨:都高三了没几个月都要高考了,准备好了吧!
我: ......
爸爸!妈妈!
寒假里我没有忘记我的学生身份,我不需要耳提面命的围攻式提醒;我知道为自己承担责任。
不要让我把学习变成“包袱”,不然这个“包袱”压力太大,我会喘不过气的,而且节日里适当的放松,才能让我更加精力充沛,专注的面对年后的学习。
不要让孩子的过年像过关,与其让过年变成过关,不如变成充电,
充亲情的电,
充友情的电,
充心理健康的电,
让我们电力十足的面对新的一年,让目标一一实现!
最后想提醒家长们的是,
春节过年,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在一起,
过年期间不妨抛开这些让人焦虑地过关压力,
让年:喜乐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