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磨碎了豆子
慢慢注入热水
冲两杯咖啡
一杯为自己
另一杯 为不在这里的人
因为你怕冷
给你围上围巾就好了
给你戴上手套就好了
就那样什么也没做就让你走了
用悔恨的火焰烧开了
那冷的过分的水
活着痛苦 死了轻松
如果这样想 就能得到救赎吗
假装不在意
风的清甜与日光的耀眼
花开 鸟鸣
他不在的春天
感情的碎片化为自言自语
碎落一地
无论什么时候让热水总开着吧
为了能温暖冰冷的人
为能马上冲出一杯咖啡
即使是在没人回来的日子
早课抄了日本女诗人平田俊子的诗歌《寒春》。我相信很多跟我年龄相近的人都有一种仇日情结,我从不隐瞒,也不因此而引以为自豪。中国自古有爱屋及乌之说,是不是有恨屋及乌之说我并不知道,也无需知道。我自以为狭隘,也许就是因为这狭隘,会让我错失了很多美好的东西。这样一个春寒料峭的清晨,这首《春寒》竟也让我感受到了一絲暖意、一縷温馨。
关爱他人,并感受他人的关爱,在我看来是这首《春寒》最要表达的一种情感。我自知是一个很无趣且很无用的人,也愿意给自己贴上低智商、低情商的标签。有好多事情,我看不懂、想不明白;有很多人和事,也不能在第一时间让我心生感动。我生肖为蛇,命官磨羯,血型为B,这三者的组合,注定了我是一个慢知、慢觉、慢热型的人,譬如是一团火吧,开始这团火很难点燃,但慢慢燃起之后,又很难熄灭,即使变成灰烬,那余温也难退去。
昨晚睡得早,睡得香,也睡得踏實。生活中没有故事,或少有故事的人,总会没心没肺、傻吃苶睡的。不当班主任了,没有那么多的操心事儿了,不到一年,体重增加了十多斤,看着日渐丰盈的面庞,自己高兴,至爱亲朋也欣喜。实际上,快乐而健康地活着,还真不是个人的事儿,有时真的要提醒自己,别忽略身边或不在身边的人的默无声息的关注。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説:“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爲雷,故曰驚蟄。”雷聲起,萬物蘇,從這一刻起,蟄伏了一冬的世間萬物開始復蘇萌動,天地間愈發生氣勃勃、生機盎然,洋溢着詩意、希望,寄托着青春、希冀和美好的季節徐徐而至……
3月5日是敬愛的周總理誔辰120周年紀念日。每年這一天,總會写幾行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敬意和思慕。3月1日習總書記在紀念周總理誔辰120周年座談會上説:周恩來這個偉大而光輝的名字,每次提起,我們都會感到無比温暖、無比自豪!西花廰的海棠花正在怒放,一代偉人的英名已成爲一個民族精神的最神聖的标簽。
“……多少人愛过你昙花一現的身影,愛过你的美貌,以虚僞或真情,惟獨一人曾愛你那朝聖者的心靈……”——葉芝《當你老了》
上午大組教研,課在下午。下午上課時,一班的王薪然課前講了《論語》中“禮之用,和爲貴”一章,説到了“和谐”,在與孩子們交流時,我以爲這個“和”字還可以理解爲“中和”,我个人認爲中和是一種品質,更是人生的一種境界,不极端,亦不麻木,以平和、堅毅的態度從容面對生活,面對世界。二十班的赵荟然講了“仰之彌高,鉆之彌堅”一章,這是夫子的最得意的弟子顏回對老師的誉美之辭。孔老夫子很清醒,他很不喜歡這些誉美之辭,即便是出自他最喜歡的弟子之口。被戴上一頂頂高帽,被真心實意或言不由衷地赞誉,那種感覺就像是被架在火堆上烤一樣難受。孔子不承認自己是聖人,他倒是非常認同“喪家狗”這個比譬,因爲“任何懷抱理想,在現實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園的人,都是喪家狗”(李零)。
春寒雖然料峭,但融融春意已在遠山漸融的冰雪、街邊漸柔的枊枝、河畔漸青的小草中慢慢顯現出來。下午下班走过繞盈河大橋,聽到小樹林中傳來鳥雀悠揚、婉轉的啼鳴……循聲而覓,見枝頭有成羣的鳥兒紛飛嬉戏,想起時候張羅網鳥的事儿來,那長得精致,叫得優美的小鳥應該叫蘇雀。夕陽在山,把身影拉得老長……
春天來了,春意漸濃,又到了説走就走的季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