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讲了孩子打妈妈的两种情况,一种是孩子有情绪,一种是孩子没有情绪。当孩子有情绪打妈妈的时候,第一,我们要保护好自己,不要让孩子伤害到自己;第二,倾听孩子,让孩子有机会释放他的情绪。
当你抱持着爱和包容去理解孩子的时候,没有孩子会真的想要伤害妈妈,他只是遇到了困难而已。
孩子的温暖和力量从哪里来,就是从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接纳中来。当孩子有情绪打父母时,我们要看到自己的情绪,也要看到孩子的需要,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倾听孩子,协助孩子从情绪的洪水中走出来。
当孩子没有情绪打妈妈的时候,分四种情况,如果他是为了得到关注和陪伴打人,我们就平时多陪伴关注他;如果孩子是通过攻击获得快乐和满足的话,我们就有界限的表达自己,同时注意孩子的口腔期发展怎么样;如果孩子是通过攻击自我疗愈,也要倾听孩子,同时自我改变;如果孩子是通过攻击来建立连接的话,平时就要多和孩子连接。
第31课作业:
1、你家孩子是否也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假如出现了,学习完本节课,你会怎么做?
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同时倾听她,让她情绪有出口发泄,释放自己的情绪
2、继续练习P.E.T.,并注意在沟通过程中,问题区的转换,及沟通技巧的转换
用得还是不好,不过现在慢半拍挺好,让我第一时间觉查自己的情绪,同时尽量地去同理孩子,会去想她为什么会这样,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真心地多去包容孩子。
3、你的每天10个情绪词还在坚持吗?你是否对自己的情绪更敏锐了呢?分享一下你对情绪的感受和理解吧!
着急,焦虑,愤怒,无奈,不满,烦躁,开心,羡慕,满足,委屈,伤心
还是要经常挖掘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