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地向大地飘洒着……
这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开篇词。
这部作品是路遥耗费了十年时间写成,在这十年间,他放弃了正常的生活和家庭,拼尽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铸就而成。
《平凡的世界》完成之后,路遥的身体完全垮掉,仅仅四十二岁就英年早逝,中国因此失去了一位在文学领域有着丰碑的引领者。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用精神和毅力雕刻出的一颗晶莹璀璨的明珠,它于一九九二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这是给予路遥在文学领域里的最高评价。
他只是陕北农村贫困家庭的一个平常的孩子,七岁时被伯父收养,之后上学,读高中,后来开始写作,在他二十八岁时,获得全国第一届优秀小说奖,后来又写了《人生》,不仅获得
优秀小说奖,而且被拍成了电影,大获成功。
在此基础上,为了超越自己,他又下决心要创作一篇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就是《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用青春和生命成就的,其间付出的心血、汗水、泪水都显示了作者有着严肃的人生态度,他带着历史使命感,恪守着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信念,历经十年完成了它。(《平凡的世界》共五十三章,是一部达一百万字的长篇著作)
从酝酿思路开始,准备素材,搜集资料,体验生活,累读文学名著,这几部分工作就占用了将近三年时间,之后的几年间,他把自己关在无人光顾的屋子里,独自完成这部巨著。
作品最终获得了成功,它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从六零后到七零后,许多人都以《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为楷模,不畏艰难,忍辱负重,坚韧不拔,改变自我,创造了新生活。
为什么路遥起名为《早晨从中午开始》?
因为作者在创作《平凡的世界》过程中,他的早晨都是从中午开始的,他一般从凌晨两点到三点开始入睡,有时延伸到四点五点。天亮以后才睡觉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每天工作十七个小时,基本都在书桌前低头耕耘,如果能完成当天的计划,那么就进入阅读阶段,直到入睡以后,让书从手中自动滑落。
第二天午间醒来,就又是一个新的早晨了。
在《平凡的世界》全部写作过程中,作者的早晨都是这样从中午开始的。
创作的过程无比艰难,那么基于什么样的心态,作者要写这部长篇著作?
当时路遥的小说《人生》发表后,他的生活秩序被打乱了。但是,他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这样的环境中,他觉得不能丧失使命感,而是应该扬起风帆,再次进入生活的惊涛骇浪中,以领略期间无限风光。
于是,他决定要写一部长篇小说,以投入更大的精力。
他深知创作的艰难,从无到有,数以百计,以千计,以万计,是用心血和辛劳凝结而成,其中的心酸、愁苦、无助、茫然都是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滋味,艰辛是一步步踏过荆棘的过程,而创造的过程也就是艰辛地踏着血印走路的过程,其结果就是要把这血印连接成路产生的。
****他有着时代的使命感****
人活着,一定要有使命感,赋予自己使命,赐予自己一定的能量,推动前行的,往往是使命感和责任感,而重新驶入航道,乘风破浪,到达新的终点。
作家的劳动不是为了取悦当代,而最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代。
作家不仅仅是当代艺术的创造者,而且是对当代以及后代留下丰碑的创造者,使后人传承他们的精神,然后一代代地传下去。
所以肤浅的作家总是在沾沾自喜中无力自拔,深沉的作家总是在劳动中和创造中生存,因为他们各自的使命感不同。
****为自己打造一个梦想****
这一生要写一本自己感到规模最大的书,或者干一件一生最重要的事,那一定是在四十岁之前。
写一部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因为已经写过一部中篇小说,现在应该拾起梦想,写一部从来也没有写过的长篇小说。
这是要在自己生活的平地上堆积起理想的大山。但是,谈何容易!
立志要超越自己,在四十岁之前,做一件自己认为很难,但很愿意去干的事。
把自己放在逆境中,做牛做马,用手术刀切割自己的神经,痛并领悟着,只有痛苦才能后生。
进入逆境之中,心中充满了某种幸福感,人,不仅要战胜失败,而且要超越胜利。
****面临困境,困难很多****
我面临的困难很多,首先,我缺乏或者根本没有写长卷作品的经验,迄今为止,我最长的作品《人生》也不过十三万字,充其量是部篇幅较大的中型作品。
困难很多,这是一条从未走过的路,如何去走,没有把握。有一点经验,但不是快乐,而是艰难和痛苦,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了写作,耗尽了精气神,每一次写作都是用生命来做交换,用生命在奋斗。
黎明前的黑暗,陷入迷茫
要从眼前《人生》所造成的暖融融的气氛中,再一次踏入冰天雪地去进行一次看不见前途的远征,耳边时不时地响起退堂的鼓声。
****幻想容易,决断也容易,真正要把幻想与决断变为现实,却是无比困难。****
动摇是允许的,重要的是最后能否战胜自己。
走向高山难,退回平地易。退回去吗?不能,前进固然艰难,且代价惨重,而退回去舒服,却要吞咽一剂致命的毒药。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困难那么多,如何战胜它?从温暖舒适的环境中挣扎出来非常不易,而要进入冰天雪地更是难上加难,经历此次风险后,能否安全到达也是未知数,所以心里打鼓。
人是矛盾的动物,左右摇摆的时候有之,但在摇摆之后,依旧坚持己见,坚持到最后,战胜自己最重要。
前进的道路虽然艰难,但后退是要人命的,阻止自己后退,要有殊死一搏的精神。
****避免曾经见过的教训****
我们常常看到的一种悲剧是,高官厚禄养尊处优以及追名逐利埋葬了多少富有创造力的生命。
往往是舒适的环境可以毁掉人,消耗人的能力,所以,唯有负担和痛苦才是生命的源泉。
****经历内心的挣扎****
我想起了沙漠,我要到那里去走一遭,无边的苍茫,无边的寂寥,如同踏上另外一个星球,嘈杂和纷乱的世俗消失了,冥冥之中,似闻天籁之声。
孤立的时候不会让人变得软弱,甚至可以使人的精神更强大,更振奋。
把自己放入到寂静的环境中,放空意念,只有沙漠,没有自己。
在没有生命的荒凉之中寻找自我的价值,离开文坛,离开热闹,走向平静,孤立自己,是为了集中精力去干一件大事,养精蓄锐,是为了更好地出击。
****渐渐拨开迷雾的感悟****
此间,你会真正用大宇宙的角度来观望生命,观望人类的历史和现实。
这时候,你该自动走出沙漠的圣殿而回到纷扰的人间,你将会成为另外一个人,毫无顾忌地去开拓生活的新疆界。
你别无选择,这就是命运的题旨所在。
自我与广阔无垠的沙漠相比,实在非常渺小,清醒地认识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在苍穹中充实自己,重新充电,再回到世俗间重新战斗。你别无选择,只有向前,向前,这就是命运的安排。
****忘掉《人生》,忘掉一切荣誉****
当我告别沙漠的时候,精神获得了大解脱,大宁静。忘掉《人生》,忘掉得奖,忘掉荣誉,忘掉鲜花和红地毯。
正如一个农民春种夏耘,到头来一场灾害,颗粒无收,他也永远不会为此将劳动永远束之高阁;第二年,他仍会心平气和去春耕夏耘,而不管秋天的收成如何。
释放、排空一切烦恼,就像重新获得新生一样。向农民学习,心平气和面对一切困难,年年如此,也坦然面对所有的荣誉。
****关于创作中读书****
对于作家来说,读书如同蚕吃桑叶,是一种自身的需要。蚕活到老吃到老,直至能口吐丝线织出茧来,作家也要活到老学到老,以促使自己也能将吃下的桑叶变成茧。
在《平凡的世界》进入具体的准备工作后,首先是一个大量读书过程,有些书是重读,有些书是新读,有的细读,有的精读。
其间,我曾列了一个近百部的长篇小说阅读计划,后来完成了十分之九。
同时,也读其他杂书,理论、哲学、经济、历史、宗教著作等等。
另外,还找一些专门著作,农业、商业、工业、科技以及大量搜罗许多知识小册子,诸如养鱼、养蜂、施肥、税务、财务、气象、立法、造林、土壤改进、风俗、民俗等等。
读书是吸纳的过程,只有先吸纳,才能消化、吸收,再有吐出的过程。阅读量绝对是一个作家最基本的素养和写作基础,阅读才能产生思想。除了读一些长篇小说,也要百纳广读,因为作者要用一种新的视野去阐述人生。
****《平凡的世界》宏伟工程准备工作****
****(读书——准备背景资料——实践体验)****
从一九七五年到一九八五年中国大转型期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思想形态千姿百态且交叉渗透,形成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复杂的局面。
较为可靠的是查阅这十年间的报纸——逐日逐月逐天地查,报纸不仅记载了国内外一天发生的重大事件,而且还有当时人们生活的一般性反映。记录大事和一些认为有用的东西。找文件和其他至关重要的材料。
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活、思想都发生巨大变化,社会也发生重大变化,只有感知变化,才能准确摸准生活的脉搏。
****体验生活****
有些生活是过去熟悉的,但为了更正确体察,再一次深入进去,有些生活是不熟悉的,就加倍努力,争取短时间内熟悉。
而对一切常识性的,技术性的东西,不敢有丝毫马虎,一枝一叶都要考察清楚。
而要全景反映当代生活,“蹲”在一个地方就不能达到目的,必须纵横交错地全面考察生活。
生活有百般张脸,生活也有百般滋味,细细品尝才会体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虽然你在生活的激流中挣扎,但没有几个人可以认清生活的本来面目。
****《平凡的世界》中人物渐渐出现****
在无穷的奔波中,我也欣喜地发现,未来作品中的某些人物的轮廓已经渐渐出现在生活广阔的地平线了。
但是我知道,只要主要人物能够在生活和情节的流转中一直处于强有力的运动状态,就会带动其他的群体一起运动,只要一个群体有力运动,另外俩个群体就不会停滞不前。
对于作者来说,所有的一切又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把现实与想象结合起来,人物形象既依靠于现实产生,又依靠于想象进行铺垫、雕琢。人物之间的关系在不断地排列、组合、交叉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否定,不断刷新,不断演变的过程。
****写作心得****
从某种意义上,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就是结构的艺术,它要求作家的魄力、想象力和洞察力,要求作家既敢恣意汪洋,又能绵针穿线,以使作品最终借助一砖一瓦造成磅礴之气。
故事可以编,但生活不能编,编造的故事再生动也很难动人,而生活的真情实感,哪怕未成曲调也会让人心醉神迷。
在生活的基础上提炼故事,但是故事不能脱离生活,否则,就像小溪离开大海一样,最终还是会干涸。
****情节的作用****
长篇小说的情节的择取应该是十分挑剔的,只有具备下列条件才可以考虑:即是否起点的攀墙藤一样提起一根带起一片的作用。
一个重大的情节(事件)就应该给作者造成一种契机,使其能够在其间对生活做广阔的描绘和深入揭示。
所有要进入作品河流的人物,哪怕是一个极次要的人物,你都不能忽视,而要全神贯注夹带着包括枯枝败叶在内的总流量流向终点。
故事情节的推动,人物、故事、环境所决定,而要用一个什么故事非常重要,因为前后的逻辑要合理,才能走向终点。
****开始写作前的心理状态****
不知不觉已经快三年,真正的小说还没有写一个字,已经把人折磨得半死不活,想想即将要开始的正式写作,叫人不寒而栗。
这时候,是足球运动员开赛前的几分钟,是战壕里的士兵等待冲锋的号声,按捺不住的激动,难以控制的紧张。
就像打一场持久战,战前物质、军事资料及规划都已经准备就绪,就要开战了。战前弥漫着紧张情绪……
****历经沧桑,才到终点****
终点即全书“题旨”所在,在这个问题上,人物、情节、题旨是统一在一起的。
再一次想起了父母,想起父亲和庄稼人的劳动,从早到晚,从春到冬,从生到死,第一次将种子播入土地,一直把每一颗粮食收回,都是一丝不苟,无怨无悔,兢兢业业,全力以赴,直至完成——用充实的劳动完成自己的生命过程。
我在稿纸上的劳动和父亲在土地上劳动的本质是一致的。
终于完成了,它可能不好,但是完成了,只要能完成,它就是好的。
十年,从最早萌发写《平凡的世界》到现在完成已接近十年。
十年磨一剑,十年的光阴,如同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少年时期,多么短暂而漫长的时间。
只有严肃地总结过去,才有可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早晨从中午开始》写了路遥在创作《平凡的世界》所有的心路历程。我读了后深受感动。
俗话说,不疯魔,不成活。路遥的每一次创作过程都无比艰难,他像个疯子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甚至于生命都不顾。
他的成就,是用心血滴滴铸就,虽然与大文豪相比,他的作品没有那么广为流传,但是,从作家自身来说,尽力而为就是极致,他的作品《平凡的世界》就是自己的文学丰碑。
所以,他成功了,虽然艰难,经历那么多的磨难,但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努力战胜自己、全力以赴、赴汤蹈火、视死如归的路遥。
他从来不去同他人比较,而是在每个阶段,去矫正自己的位置,用自己的能力来进行自我激励,又能到达一个新的高度。
****超越自我,比任何激励都来的管用,因为每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二十年前,我曾经拜读过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当时对我的触动很大,他的生活环境和写作环境那么恶劣,却依然坚持到底,那是在信念的感召下,在逆境中产生毅力来拼搏,没有那一天天的坚持,积累至十年,何来《平凡的世界》这部感人至深的巨著?
他不但影响了我,而且也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人们从这些作品中学到了刚毅、努力、坚韧不拔,努力向上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
人生的路自己走,无论结果如何,都要尽力而为,不要抱怨生活对你的苛刻,其实,那是因为自己并没有努力,更谈不上拼搏,你只是看起来努力了,其实质是还未把自己的那股狠劲发挥出来。
如果能看到这一点,你的思路会开阔一点,你的视野会宽阔一点,我们每天不是与别人战斗,而是与自己——那个懒惰而麻木的自我在战斗。
****谨以此献给我的楷模——路遥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