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坐在窗边,《琵琶语》流淌着,眼前一片绿意,那是河滩,正夏,绿意盎然。

合上《浮生六记》,不觉模糊了双眼。无词的《琵琶语》似乎也在讲着一个凄美的故事,一个沈三白和芸娘之间的爱情故事,或者说是一个叫陈芸的女人的故事。


两小无猜

芸娘是沈复(字三白)舅家女儿,四岁能诵《琵琶行》,随后识字,渐通吟诵。三白见其诗作,叹其才思隽秀,于是对母说:“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其母也喜欢芸娘,便为两人订婚。

初因芸娘才气吸引,久处方知芸娘蕙质兰心。

但见满室鲜衣,芸独通体素淡,仅新其鞋而已。见其绣制精巧,询为己作,始知其慧心不仅在笔墨也。

若知芸娘之后偷偷藏粥待婿,担心夫婿出水痘而吃斋等行为,娇羞而又深情的小女子模样则让三白先生爱之甚切了。

其形削肩长颈,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

芸娘并非十全十美,然而情人眼里出西施。若是情切,缺点也会变得可爱。也由此可见沈复爱的就是芸娘这个人了,这在那个指腹为婚的年代也是多么的难得。


一生一世一双人

最美满的婚姻是一个有趣的灵魂遇见了另一个有趣的灵魂。比如三白和芸娘,两个相似的灵魂相遇,便再也分不开。

戏探其怀,亦怦怦作跳,因俯其耳曰:“姊何心舂乃尔耶?”芸回眸微笑。便觉一缕情丝摇人魂魄,拥之入帐,不知东方之既白。

从此,两人一起谈书谈诗,七夕赏月,中秋游沧浪,同游太湖,逗嘴取乐,隐居乡野。任谁看这都是一桩再美满不过的婚姻,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而恰恰这一知己又是自己的夫婿,谁能说这不是最圆满的事呢?

芸娘是有才气的。对书对诗词很有自己的见解。谈《西厢》,“莫不愧才子之名,但未免形容尖薄耳”;谈李杜,“杜诗锤炼精纯,李诗潇洒落拓,与其学杜之森严,不如学李之活泼”。

芸娘是追求精神世界的。她对珠宝毫不在乎,往往大方送人,倒是对破书残画极其珍惜。收集残书卷为“断简残编”;收集字画破损为“弃余集赏”。

芸娘是有趣的。当谈及佛手和茉莉之香,“佛手乃香中君子,是在有意无意间。茉莉是香中小人,故须借人之势,其香也如胁肩谄笑”;当夫婿戏言她吃腐乳是不知臭秽的狗还是欲修高举的蝉时,“腐取其廉而可粥可饭,幼时食惯,今至君家已如蜣螂化蝉,犹喜食之者,不忘本也”。

芸娘是感情细腻的。七夕赏月,不禁感叹,“宇宙之大,同此一月。不知今之世间,亦有如我两人之情兴否?”;看到悲情的戏剧,独自一人回屋不忍看,“观剧原以陶情,今日之戏徒令人断肠耳”;看到王二姑逢花必折,叱曰:“既无瓶养,又不簪戴,多折何为?”

芸娘是有大丈夫情怀的。女扮男装逛花灯,不小心手按身旁一少妇,遭仆斥责,“即脱帽翘足示之曰,我亦女子耳”;假借回娘家,和夫婿同游太湖,“即所谓太湖耶?今得见天地之宽,不虚此生矣!想闺中人有终身中能见此者!”

芸娘是心胸宽广的。同夫婿挟船家女一起在万年桥舟中畅饮,笑挽素云置余怀,曰:“请君摸索畅怀。”而且主动为夫纳妾,“若郎纳妾,必美而韵”,后来见了名妓之女憨园,惊叹其美而韵,千方百计为夫撮合。

芸娘是淡薄名利的。俩人走投无路,隐居乡野时说:“他年当与君卜筑于此,买绕屋菜园十亩,课仆妪,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画我绣,以为诗酒之需。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


半醉半醒半浮生

就是这样一个如此可人的女子,却难逃命运的捉弄。因为这是在乾隆年的封建社会,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思想是不允许一个女子任其自由疯长的。芸娘并非不识大体,反倒处处考虑他人。

芸作新妇,初甚缄默,终日无怒容。与之言,微笑而已。事事以敬,外下以和。井井然未尝稍失。

每天早早起床,只怕婆家人道新娘懒惰。得知新婿外出求学,强颜劝勉,代整行装。偶为披衣整袖,必连声道“得罪”,若递巾授扇,必起身来接。

即便这样小心翼翼,还是因为闲言碎语,渐渐失信与母;因言语不当,失信与姑;遭遇误解却不解释,失信与父;因为叔担保风波,失信与叔;因病身体不能自理,失信与仆。

可以想象芸娘的无助。人不怕身累,就怕心累。三白被父亲驱逐出家,俩人居无定所,但还能苦中取乐,只因有爱。

然而,当身边的人一个个冷眼相对,一个个嫌弃,难免会怀疑人生。芸娘不能理解,自己到底错在哪里?为何所有人都背叛了她?她耿耿于怀,却怎也想不明白,以致郁郁而终。

不得不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在芸娘孤立无助之时,口口声声爱她的沈三白却不曾为她分担过丁点的忧虑,而芸娘,甚至以生命的代价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来迎合夫婿的趣味,因为她爱他。

“自古红颜多薄命”,或许这些命薄的女子正是用这种方式来表明对这冷酷社会的反抗?


罢罢,不谈对错,人生何为对?何为错?

时隔二三百年,三白与芸娘的爱情却如此活泼真切,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领悟,依然那么纯净明亮。

在这尘烟嚣张的俗世之中,依窗静读,随着沈三白清澈的书香笔迹,去发现点点滴滴的平常幸福。于热闹场中忽开冷眼,于坎坷愁境中豁然开朗,或许就是人生最大的感悟了!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084评论 6 50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623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3,450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322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370评论 6 39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274评论 1 30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126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80评论 0 27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414评论 1 31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99评论 3 33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73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70评论 5 34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80评论 3 32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713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52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865评论 2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89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浮生六记》是京东2017年最畅销的图书之一,在张公子的笔下,《浮生六记》得以以新的方式进入大众的视野,张公子的译...
    妮妮的云养喵阅读 1,038评论 0 0
  • 下雨天,安心的不出门,一卷书,一盏茶,慰心亦解忧。世界就在方寸之间,有内容亦有温度,喜欢这样的生活。 《浮生若梦》...
    若初的清明觉知阅读 893评论 1 6
  • 浮生若梦 为欢几何 —— 品评《浮生六记》 之前对于此书的模...
    苇草尚可思阅读 818评论 0 2
  • 读罢《浮生六记》,掩卷之时竟生出一种“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感慨。只是我心里明白,亡妻卢氏之于纳兰性德是一种遗憾,一种...
    磨镜阅读 315评论 0 0
  • 记得第一次见你,你是在新生儿消毒台上,还那么小,眼睛时不时的想要睁一下,我在想:你是不是想早点看看这个世界?...
    心若有灵犀阅读 37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