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立而道生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
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见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人的基础吧!”
体会:从家庭教育开始培养人的根本。
《礼记·大学》提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先要修好自己,才能去帮助别人,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一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如果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事业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不要去其他地方找原因,回头看自己的根本。自身的问题、家庭的问题,反躬自省自己在家是否做到了孝顺父母,亲近和友爱兄弟姐妹。
真正的君子是务本的,本立而道生。从小就开始培养完善的人格,有仁爱之心,这是为人的根本。
在家里,如果做父母的不尊重长辈,教育出来的孩子就会学着更进一步不尊重父母。父慈子孝,不仅是对孩子慈爱,对长辈也一样要有慈爱之心,孝悌之行。
如果孩子从小养成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傲慢、自以为是的人,进入社会后别人是不会像家人一样事事都顺着你,以你为中心的,这样的人就容易处处碰壁、事业不顺、家庭不睦。
我们在交友和选拔人才时,也同样要考察一个人的人品。自古忠诚出于孝悌之门,一个尊重父母、承担家庭责任的人,在社会上做事也一样会有责任心。
从小培养了仁爱之心的人,走上社会后,不仅不容易犯上作乱。还会在想到自己时也会想到别人,会始终践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道理。这样的人心地柔弱,用一个仁爱的心去帮助别人,也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
所以古人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人生要获得幸福,就要抓住“孝悌之心”这一根本。在家里对亲人真爱,到社会也会付出真心收获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