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幼师拎小孩转圈”引发关注消息则跟老师体罚学生有关,据报道称,5月24日,四川遂宁蓬溪县某幼儿园内,有一幼师体罚学生,将孩子拎起来转圈,让周围有不少小孩也哭起来。最终处理结果园方致歉涉事教师停职。经常看到相关新闻,幼师因为不当的体罚或其他原因,导致孩子受伤,相关事情传到网上,然后就是教育局展开调查,最终结果就是园方致歉涉事教师停职。关于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的负面新闻颇多, 一时间, 幼儿园和幼儿教师仿佛成了众矢之的。我不禁心里困惑这是为什么呢?
1.老师不是保姆,可社会以及家长对老师的要求比保姆还严苛
我姐姐在幼儿园上班,再加上我儿子也在那所幼儿园上学,包括镇上的其他2所幼儿园也有一些了解,老师在照顾孩子的问题上真的是小心翼翼,谨小慎微,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孩子不能有一点磕磕碰碰,不然会糟到家长责难。我们这边的幼儿园一个班有20多个学生,一个班配备2-3个老师,孩子之间容易推推搡搡,大部分孩子都还比较听话,但也有少数孩子不守规则。前2天姐姐所在幼儿园文艺汇演,每个班级要表演节目,大姐所在的班级是大班,班上女生比较听话,很配合老师,化妆,换衣服,很顺利,部分男生会时不时窝成一团,老师要给孩子们化妆换衣服,还要小心翼翼的看护,避免打架避免孩子受伤,但还是有个小男生眼角旁边受了点伤,老师立马紧张起来,担心孩子家长责难。找来湿毛巾给孩子敷着,还好孩子的爸爸还算通情达理,听了老师的解释也没多说什么。另外一个男生他先动手推了一个男生,别人也反推了他,结果他就闹情绪,他奶奶来接他立马就满脸不爽,觉得孙子在幼儿园受了委屈,老师解释了情况她也不罢休,还要对那个男生训话,老师上前委婉的把这个家长劝住送走才了事。像这种不依不饶的家长真不少,尤其是一些平时就过度保护孩子的老人,我们家婆婆就算一个。上次我去幼儿园接儿子,带着他在幼儿园游乐区玩了一下,刚刚还在玩跷跷板,一会他跑去玩小吊桥,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就摔了一跤,头部有点碰伤,好在问题不大,回来后我告诉公公是我自己带他碰伤的,也告诉了负责接送孩子的姐姐,后来一次园长问我孩子这伤的情况,说婆婆为这个事跑幼儿园责难老师。如果孩子真是在幼儿园受的伤,面对不依不饶的家长,老师就非常无奈,除了赔钱、赔时间和精力、赔小心,就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2.家长过激,会让孩子和幼师束手束脚
孩子在幼儿园里发生磕碰,最紧张的就是幼师,如果家长通情达理倒还好,遇见过激的家长,幼师除了要背负压力,背后没有任何支持力量,而3-6岁的孩子,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幼师也没有三头六臂。幼师除了小心翼翼就是小心翼翼,但这样的结果真的不是在保护孩子,而是害孩子。幼师小心翼翼的保护孩子,尤其是户外活动,担心孩子受伤,其实这不利于孩子探索能力,体格上的发展。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本身就比较活泼好动,如果家长对于孩子受伤反应过大,孩子就不敢再进行大幅度的活动了。而孩子正是处于骨骼发展的阶段,活动减少对孩子的身体成长会造成不好的影响。我之前做过特教老师,知道3-6岁感觉统合训练对孩子的意义。而很多家长都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觉得孩子安安静静坐在教室学知识才是对孩子有用的,却不知道远动对孩子学习力的意义。人类学习最重要的并非知识,知识只是工具,如何吸收、消化、使用知识才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身体感官、神经组织及大脑间的互动,身体的视、听、嗅、味、触及平衡感官,透过中枢神经、分支及末端神经组织,将讯息传入大脑各功能区,称为感觉学习。大脑将这些讯息整合,作出反应再透过神经组织,指挥身体感官的动作,称为运动学习。感觉学习和运动学习的不断互动便形成了感觉统合,感觉统合出现障碍时,会产生知觉、语言、认知障碍、情绪及行为控制不良等问题,也就是无法正常与外界事物反应。3岁前是儿童感觉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可以预防感觉统合失调,3-6岁是感觉统合失调最佳的补救时期,7-12岁是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纠正的有效期。
3-6岁正是孩子社交学习的关键时期,孩子们需要同伴和朋友,如果家长对于孩子受伤有过激的反应,那么其他小朋友看到会觉得害怕,会不自觉的远离你的孩子,例如上面提到的那个家长,觉得自己孩子受点委屈就找小朋友训话,这种家长最破坏孩子的正常社交,那个孩子也是让我印象深刻,情绪管理较差,特别容易闹别扭。
家长的过激行为也不利于孩子责任心的养成。孩子受伤家长就带着孩子质问老师,就像孩子小时候走路摔着了有些家长找地的麻烦让孩子学会推销责任一样的道理,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培养独立意识,责任感,自我保护意识。
3.爱护老师,也是对孩子爱护的一种方式
当我们把孩子送去幼儿园,老师就是孩子临时的监护人,孩子除了从老师那里学知识,更是需要从老师那里得到关注,关爱,关心理解老师,老师也会有好情绪,对待孩子会更有耐心。浩浩刚上幼儿园时,还不适应幼儿园的环境,有些焦虑,哄睡不容易,哪怕是我自己哄他午睡也不一定成功,那时安抚奶嘴没完全戒掉,他平时在家很依赖他的毛绒狗狗,而在幼儿园,陌生的老师,陌生的环境,哄睡就更困难。我有些担心孩子的午睡情况,姐姐发来照片,是他班上的老师在抱着他哄睡,当时看着照片都很想哭,老师真的不容易。孩子午睡后还要给那么多孩子快速的穿衣服(天气冷的时候担心孩子着凉),还要量体温。浩浩有次发烧是老师量了体温转告我的,知道情况我们也及时带孩子就医。
4.幼师需要尊重
有人戏称现在的中国幼师是工作强度大、工资水平低、职业风险高的“高危职业”这句话不无道理。我姐姐从事幼教好多年,真的挺辛苦,工资低,她就担负起早晚接送孩子的工作,这样每个月工资相对没有接送任务的要多200元,早上6点就要起床,晚上6点多才下班回家。我在辞了武汉的工作决定回家陪伴浩浩,也想过从事幼教,学历爱心都没得问题,工作强度大也可以接受,但工资特低,还要担一些莫须有的责任,感觉是不被尊重的廉价劳动力。我们以前公司从事门店销售,要说这样的工作更容易遭到客户投诉,一般公司,有客户投诉销售人员就要倒霉,得向客户赔礼道歉还要承担上司批评,我们公司没有这样的文化,反而是我们老板给我们打气,说大家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就可以,不要怕一些无理取闹的客人投诉。这样公平公正的职业环境,大家工作起来认证负责无压力,面对客户我们也比较坦然,很多客人也喜欢我们的服务,喜欢和我们聊天。
幼师需要尊重不是口头上喊句口号,是要体现在实际当中
给予幼师合理的工资报酬(我们这边幼师工资是所有岗位中最最低的,更不用和大城市工资比,工作年限长的幼师会每年有一点涨幅)
文化氛围上尊重幼师,不能一出事就是老师担责,园方对幼师的选聘是否合格,是否有做过幼师情绪上的疏导工作,在管理学生的问题方法上是否有对幼师有相关规定,方法上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