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学过艺术的人听了老师的艺术史分享之后~
艺术,一直都实在是一个太时髦的词汇,仿佛是遥不可及的星星,而艺术史,更像遥不可及的银河,是汇聚艺术之星的恒系。
已经有幸听了蔡萌和石炯两位老师的两次关于艺术史的分享,突然发现,原来自己也是艺术史这个恒系中的一粒原子,艺术离我们很近,艺术与我们自己有关,艺术史是我们每个人共同谱写留给后人追忆的历史。
人,从来不缺绘画或者说是艺术的天分,因为在原始社会,那些原始人创作出来的象形,最终要么就衍化为文字,要么就作为画卷等文物流传下来。从每个人的笔尖都能勾勒出自己心中想表达的内容。看似不经意的轻重缓急,小心思已经融进了染料里,流淌在了画卷上。
听了两位老师精心设计的分享,我的思想之门,又一扇被打开了。
原来欣赏《蒙娜丽莎》的画幅,不仅仅是看那神秘的微笑,还要看衣服的皱褶,人物背后不再是静态的背景幕布,而是风景,而这风景,又透露出了男女地位等画家所想表达的;同时更要看画外的那些故事。
原来看艺术史,我们不必拿着各种注释,不必完全遵循各种大家体系,我们只需问问自己的内心,看到了什么,只要从自己好奇或者感兴趣的那一点开始就好,逐步的,我们就会感受更深,体会更全,兴致更会勃勃,有点像大侦探,一点点探究,一点点接近事实…
我们的工作生活,其实是最写实的艺术,我们有注意事物背后的动机吗?我们有静下心,观一下全局吗?这种修为的确不容易,但是不晚,我们可以先慢慢打开自己的意识之门,不必用过多的条条框框,框住我们自己,但是不能”逆天”,当我们从有意识,到潜意识,再到无意识,那我们就会把自己带向阳光地带。
艺术很近,拿起书读一读,拿起笔,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记录自己的真心。
感谢蔡萌和石炯两位老师的艺术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