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号下午和老师同学们一块去了相宝山,听老师讲述了一些关于相宝山的历史故事。
相宝山在宝山师大附近,隶属于云岩区。
它所以叫相宝山,是因为远远看去它就像一头大象,矗立在贵阳城东北,叫“象宝山”,改名之后就用了今天这个名字。只改一字,且未改音,大家也能接受,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在历史上,相宝山又叫照壁山,俗称平顶高峰。
相宝山山势较缓,从宝山师大上山,一进入其范围之内,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树林,树木多为乔木。林间有几条石板铺设的小路,有几处石桌石凳,在路上隔不了多远就有一条石凳。在这里,常常会看到不同年龄的人于此休闲娱乐,有的下棋,有的锻炼身体,有的逗鸟,有的唱歌,等等。其中有一条上下方向的石梯路,是主路,可直通山顶。
来到半山腰,有一处平台。平台上有一块石碑和一座佛塔。石碑上记载有一些名人和事迹。从佛塔往左看去,离地面五六米的石壁上刻有“相宝留云”“黔阳半壁”八字,字体很大,笔力遒劲,历经几百年的日晒雨淋,这八个石刻大字已渐渐漫漶不清;再往左,斜上方也有一个较宽的平台,往里看,有一个山洞,洞里供着观音菩萨神像。如今山东洞已经被封住了,师大的学生在上面画上了一些壁画供美观欣赏。
现今在西顶上的西侧靠近悬崖的位置建有一座小亭子,边上有钢筋水泥做的围栏,人们最喜欢在这个位置望望天空,眺望贵阳这座城市。
我个人最喜欢在黄昏时分上山观赏城市夜景,独处一地,有种令人心情愉悦、身心放松的感觉。
潘思云,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7级摄影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