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徐志摩遇空难不幸去世,前妻张幼仪做了3件事。第一,让儿子到现场认领遗体。第二,为徐志摩筹备丧礼。这两件事都进行得很顺利,到了第三件事,却遭到徐志摩现任妻子陆小曼的强烈阻挠。
[图片上传失败...(image-9e1fb1-1736910515924)]
1931年的冬天,徐志摩乘坐的飞机失事,徐志摩遭遇空难去世,消息一经传开,震惊了整个文坛,大家都愕然不已,谁也没有想到,徐志摩才34岁就英年早逝。
中国银行的送信员匆匆忙忙地想把这个噩耗告诉徐志摩的现任妻子陆小曼,却不想陆小曼根本不相信对方的鬼话,不但不信,还因为无法接受这个现实,直接把送信员赶了出去。
送信员虽然能理解陆小曼在得知丈夫去世后的悲痛和恐惧,但她不去认领徐志摩的遗体,徐志摩的家人也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及时赶到现场,送信员不能让徐志摩的遗体无人认领。
无奈之下,送信员想了想,只能去找徐志摩的前妻张幼仪,去料理徐志摩的身后事,也是因为送信员的这个决定,让张幼仪再次被卷入徐志摩的生活之中。
当时,徐志摩为了追求心中的浪漫与自由,不惜抛弃前妻张幼仪,甚至让怀孕的张幼仪打掉孩子,还在孩子刚生下来不久就逼张幼仪离婚。
[图片上传失败...(image-fa61e8-1736910515924)]
幸好的是,在经历了离婚的痛苦后,张幼仪坚强地重新站起来,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听到这个消息的张幼仪很震惊,但她很快就反应过来,得知陆小曼不理会这件事,张幼仪虽然已经与徐志摩离婚,但她和徐家父母关系不错,眼见徐家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只能亲手担负起处理丧葬的重任。
张幼仪万万没想到,事故发生的前一天,他还专门来到自己的服装店与她告别,当时的徐志摩看起来非常缺钱,他告诉张幼仪,航空公司为他提供了一本免费的乘机券。
因为他写过一篇名叫《想飞》的散文,航空公司想用他来做广告,所以他可以免费乘坐飞机,那时,张幼仪担心地劝说他:“既然无钱回家何必拼命呢,飞机还是少坐为好。”
但是徐志摩却并没有把她的话放在心上,他只是笑了笑,便转身离开了。张幼仪没想到,徐志摩竟真的发生了空难。
而徐志摩之所以要坐免费的飞机,是因为他的经济状况已经非常窘迫。他与陆小曼结婚后,陆小曼的奢靡生活让他不堪重负。
[图片上传失败...(image-8ed7d9-1736910515924)]
陆小曼是有名的交际花,衣食住行样样都要求高端精致,家里配备了厨师、司机、仆人等,各种流行的高档配饰也必须要买,甚至还染上了鸦片。
为了满足妻子的开销,徐志摩不得不同时兼职七八份工作,四处奔波,免费的飞机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种节省开支的方式,他拼命地赚钱,只为了能维持家中的开支,让陆小曼过上她想要的生活。
张幼仪得知徐志摩去世的消息后,震惊之余,心中充满了悲痛,她强忍泪水,开始着手处理徐志摩的后事。
她首先让八哥带着徐志摩的儿子徐积锴去济南认领遗体,当他们赶到济南的时候,徐志摩的遗体已经躺在济南的一个小庙里。
看到徐志摩那残缺的尸体,张幼仪心如刀绞,但她还是强忍着悲痛,请人将徐志摩破损的遗体缝合上,化上妆,让他能够体面地离开。
回到上海后,张幼仪又开始为徐志摩筹备丧礼,她细心安排着每一个细节,希望能给徐志摩一个庄重的葬礼。然而,就在葬礼即将举行的时候,却出现了意外。
[图片上传失败...(image-3c5c71-1736910515923)]
陆小曼来到了公祭现场,对张幼仪的安排非常不满,她要求将传统的棺材换成西式棺材,将徐志摩穿的黑袍裹尸布换成西式服装。
陆小曼的行为让现场的人都感到非常震惊和无奈,大家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张幼仪得知这个消息后,感到非常愤怒和难过,她认为陆小曼的做法实在是不可理喻。
徐志摩已经死得非常惨烈,遗体不远千里被从济南运回硖石,如今还要换掉他身上的衣服和身下的棺材,会让他饱受摧残的身体挪来挪去,这是对徐志摩最大的折腾和不尊重。
于是,张幼仪坚定地说:“你告诉陆小曼,她说了不算,我说不行就是不行。”最终,陆小曼没有再坚持,徐志摩按照张幼仪的安排完成了安葬仪式。
[图片上传失败...(image-263e0c-1736910515923)]
和张幼仪,甚至是陆小曼,都是一个时代悲剧的缩影,他们的故事,是那个动荡特殊时代的生动写照,也是民国时期的真实记录。
在那个时代,传统与新思想激烈碰撞,像他们这样被包办婚姻束缚,又受到新思想诱惑的人不计其数,它不仅是对人物故事的描述,更是对民国时期社会风貌、文化氛围以及复杂情感世界的细腻刻画。
越是看历史,越发现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生命都是如此渺小而又珍贵,千年以后的我们,依然能从中,吸取教训,反思人生,在面对命运和荣辱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