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早起35天,坚持练声计划35天。
每一个人,都会有恐惧,对未知的恐惧,对于预想结果的恐惧,对失败的恐惧。
特别的是,我们对于我们所不擅长的领域,对于我们所不能很好完成的,不按照我们构想发展的情况,积累了相关的失败的经验之后,我们在找寻借口的同时,选择了逃避,杜绝这种不好经验的态度,让我们每每想起的时候,会有恐惧的心态伴随。
得与失,成与败,计较分别,荣辱毁誉,皆是人情。
往往我们内心当中,会受诸多人性中的情绪表达所影响。
是人都会有缺点,也都会有短板,而短板的诞生,也一定伴随着一些低效率,低产出。我们会刻意的做自己擅长的,习惯良好的。
趋利避害的心理作祟,在认知选择上,表露无疑。
今天如往常一样,5.59分起床,出门后,选择步行15分钟,在一片比较空旷的场地上,遇到了一位年轻的,充满眼光朝气的小女孩跟她的妈妈。我从她们身边经过并停驻了许久,小女孩在练习劈叉跟一些形体的动作,对话中,我大致听出了一些内容。
她如此早起努力的进行练习,是因为上次的比赛失利的缘故,妈妈一直安慰小姑凉,让她不要在意,再接再厉,继续加油苦练。可是小女孩,似乎有些抗拒,甚至有些许隐藏在抵触下的害怕。一听到比赛的字眼,眼神中透露些许恐惧。
一次失败的经历,那种不好的体验,对于自身的否定往往会形成自我的设限,亲手筑起了一道柏林墙,是啊,我兴许多少能够感同身受。毕竟也是这么过来的,有点惺惺相惜的感觉,离开时,我对着小女孩说:加油。明天会更好。
有时候,不经意的鼓励,往往最具真诚的力量。
但是,我清楚的知道,鼓励背后依然需要她自身去克服恐惧,而克服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继续比赛,在直面恐惧的过程中调整自己,突破自己,完善自己,她会感受到勇气,感受到蜕变。
推倒心中的柏林墙,需要有勇气的行动。
有所欠缺,才是生活的常态。
疑心是最大的敌人,它会让我们怀疑自己,而放弃尝试。
直面的前提是,相信自己能够很好的面对。
越是产生了不好的体验,越是想控制这种情况的发生。
从哪里跌倒,就得从哪里爬起来。
平常心是道。
它是一种洒脱,是一种超然;拥有我们直面的勇气。
勇敢的说不,大声的说不,用行动说不。
当我们面对一些选择的时候,甚至是抉择的时候,我们考量,考虑很多很多,做非常多的设想。
可是难免会受思维负面的影响,产生不必要的恐惧心理,迟迟不敢贸然前进,感觉向前一步是深渊,退后一步是悬崖,内心的焦灼,久久不能平静,拖延成了我们逃避选择的理所应当。
慎重成了我们的挡箭牌,我需要好好想一想,我还没有想清楚。
行动的开始,难道选择拖延性质的逃避,选择尽知的充分完全准备,眉目才能具象的显现吗?
我们一直深陷泥潭,一直住在恐惧的阴影之下,暗无天日。
认知隧道,反应性思维,包括一些偏私情感下的习惯,有的时候,会是我们选择性逃离的形成,而这种机制的背后,是缘于某种意义上的恐惧。
你害怕公众演讲,那就去公众演讲。
你害怕失败,那就去尝试失败。
假想的所有恐惧,都不是审慎。
当我们不给自己找寻借口的时候,做到慎独的态度,表里如一的面对真实的自己。
直面内心恐惧的时候,你才是真正的自己。
我也害怕公众演讲,但是我相信不断的直面尝试过后,我一定可以战胜他。也一定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恐惧他不再是我拖延的借口。
直面恐惧,直面缺憾的自己,这种不断直面的坚持,是为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