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一把盐你难以下咽,但将其稀释于汤中喝下去就会容易很多。枯燥的数学知识如何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这就需要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兴趣与热情去积极、主动地建构。
这次由张雅名师工作室搭建平台的中原名师共同体研讨活动中,部分工作室所献的几节观摩课,更是用鲜活的案例诠释了创设教学情境的意义与价值。
在李青青工作室所献的《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授课教师由微信中的“发红包”引入新课,将学生引入鲜活的生活情境中,这种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将学生卷入到“发红包”、“拆红包”的游戏活动中,将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建构起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张凤仙工作室的张燕老师执教的《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由装修新房——“铺地板”,计算房间面积入手,使教学从实际的生活情境出发,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头脑思考生活,从而学会观察身边的生活,学会思考。
如何将“冰冷的美丽”转化为“火热的思考”呢?这次研讨活动中,几位工作室老师所执教的课,给了我们带来了启迪和思考。几位教师的授课,都不约而同地创设了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使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7——12岁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该阶段的主要思维特点是儿童的逻辑思维出现了,但主要是与具体事件而不是与抽象概念相联系。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将问题置于一定的教学情境中,从而顺应学生的思维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创设教学情境,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孩子意识到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从中享受到“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