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夏至,美好亦如约而至!!!
看!宁静优雅的课程导师廖皓璇――原谅我的安静,“我只想静静”
摄影高手程皓老师――拍照拥有蜜汁角度,是因为“你们的背影让我沉迷”。
独特的开场舞――养生我们是认真的
特别的小组练习――葡萄干、奶糖齐上阵
门迎,让你感受我们的热情。
夏至,宜吃“苦”。瞧瞧组员们“刻苦”的学习劲头儿。
全班分享,看我冲在前!
小组活动,看我笑得欢!
组员交流,看我乐分享!
看看大家说些什么吧!
徐蕾:小船老师的解答中有一句话说男人都是通过爱女人来爱孩子,他越爱孩子,说明他越爱老婆,这句话给我很大的启发。还有一句话说孩子天生有爱学习的动力,想想看是不是我们在自己的无知中搞丢了这种动力呢。看来我们还需要在实修中不断地去提升自我。
我们又学到我们的教养压力跟我们在教养的过程中遇到压力时,我们的身体知觉是怎样?比如我的例子是“晚上九点钟,于青青什么准备都没做,已经超过了最迟上床时间”,这时候我的身体知觉是心跳加快,开始暴走;我的情绪是烦躁;我的想法是“又完了,一切都乱了”;我的行为倾向是对她大吼。这真是个棘手的问题,然而这样的问题生活中比比皆是,我怎么处理的呢?当然是战斗,跟问题斗,跟对象斗,斗的好累,斗的人生如白驹过隙,匆匆而逝,我的美好呢?可是我能怎么办?妥协吗?投降吗?做问题的“逃窜犯”吗?共舞练习给了我一个新的答案,我可以试着跟问题共舞,比如“于青青,现在已经超时了,我们一起来玩个十分钟大逃亡游戏如何?妈妈全力配合你做好睡觉前准备,如果十分钟搞定,我们就顺利大逃亡啦!”想想多么有趣,问题就是把我们紧密连接的机制呀。
金晓会:正念的练习我感触最深,让自己回到中正的当下去感受那一份幸福,不要受过去牵绊也不要为将来担忧, 不受他人看法的左右,不受自己评判的影响,让那些情绪,念头,想法像白云一样随意流动,而自己就像天空一样湛蓝,回到当下,人定世界定。如果自己有困惑,有评判跑出来,觉察到了尝试用问题链的方式问一问自己,用旁观者好奇的眼光看看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让自己走出谜团,找到答案并付诸行动。
夏惠慧:今天学的东西比较多,主要是要安住在当下,不在过去、未来、自己、他人之间摇摆。当一个妈妈安住在当下,家里的所有家庭成员就都归位了。下午品尝一个葡萄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及利用3F沟通法则,明白了夸赞孩子聪明也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夸赞孩子聪明不如夸赞孩子努力,要利用孩子优势以及具体行为等夸赞孩子。
陆芳:今天触动最大的应该是葡萄干练习,这个练习,让我们关注的是当下的幸福感。那个小小的葡萄干,在我的注视、聆听之下变得清晰变得重要,之后,它带给我的幸福比我想象中更多。当下这个词在今天的一天的学习中,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有问题,在当下解决问题。当下,最重要的是这个问题,不要回溯过去想象未来。当下你最需要的是什么?每个人要活出当下最幸福的样子。所以面对问题,不能逃跑,不能投降,不能躲避,不能隐藏,而是要勇敢面对。所以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要完全放下自己,不要去给予建议和评判,而是用好奇的心理去联结孩子,运用3f的沟通法,关注孩子的情绪想法,期待与渴望。
鞠亚林:第二天课程感觉自己越来越进入状态了,尤其是被小船老师的人格魅力吸引,因为从她身上我仿佛看到了我自己的一些影子,我自己也喜欢安静,老师的慢热我也有,我曾经对自己这些性格挺不接纳,现在我慢慢能接纳这个不完美的独特的自己了。老师细水长流的授课方式让我感觉非常舒服。今天课程中有几个方面对我影响很大,首先就是面对孩子的所谓问题,最智慧的正念教养就是共舞,这方面我做的还是可以的,而且效果也非常不错,其他战斗,逃跑,投降的方式我也曾经试过,都是更糟糕的结局。另外在做关注当下的练习时我又再次加深了爱自己的真正含义。赞美和鼓励是有方法的,方法不对就会对孩子有伤害,这一点需要不断在实践中去摸索。最后讲到沟通,这个是我的硬伤,无论和孩子还是老公或者其他任何人,都是经常让我碰壁,很希望可以有人愿意认真听我说话,并且能真正听懂,也希望我能把别人的话真正听懂,这样沟通就有效果了,其实我缺乏了语调,肢体动作的配合调整,回家一定多增加这方面的练习。
黄晶:第二天的收获—— 帮人先察己 修人先修己。共舞练习体验:当你与问题处于战斗状态,越抗衡越累;当你处于投降状态,问题不会因你的逃避有所削减;当你处于逃跑状态,问题“阴魂不散”挥之不去;只有当你正视问题,学会与它共舞,才是最好的状态。健康的教养模式,需要不断自我觉察,接受当下那个不完美的自己。面对自己内心的小孩,接受并安抚他(她),滋养他长大,再以成人的模式养育孩子。
张海琴:用成长型思维看待问题,将问题变成成长资源。孩子在面对事情时可能会产生挫败感,如果父母不能聆听体验孩子,只单纯说教,可能会让孩子不能自我肯定、逃避。如果发现孩子的优势,从优势出发赞美肯定孩子,孩子会重拾自信,自我察觉,找到方法。
史磊:今天的课我们坐得离老师比较近,能量场也比较高,接受到了很多知识。在3F沟通练习中,同组的姐姐扮演我的老公,我复盘了一个场景,老公经常不好好说话,大小事情喜欢用命令或者争论的方式来解决。在孩子面前也不知避讳。当我用3F法沟通时,同组的姐姐说出了我当下的心情,表达了对我的爱,戳中泪点。3F沟通法最大的魅力在于听懂对方,并用一份好奇去说给对方听,这个世界上最难得就是懂得。我回家后打算实际生活中也运用下,争取学以致用。成长型思维对我的启示是,夸孩子不能太简单粗暴。用具体的,肯定的努力过程来夸孩子,从优势出发来赞美孩子,可以激发孩子对努力成功过程的一次一次复制,这才是好的方法,回家也要用在实践中。
殷婷婷:一、活在当下。有时,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我们就能联想到很多。爱“翻旧账”,焦虑未来,容易被自己和他人带离。没有完全在当下安驻的感觉,逃离了自己,就体会不到当下生活的意义和乐趣,更多的感受是焦虑和挫败。我们要在实修中,提升自己的觉察力。当自己偏离航道时,不断温柔地提醒自己,回到当下,回到自己身体的感觉和内心的感受。二、从优势赞美。听了小船老师的分享,才明白“夸”对孩子原来也是有伤害的。自己一直是有觉知的,对孩子也是赞美过程而不赞美聪明。但什么样的赞美才是最好的?是从优势出发的赞美。原来不能仅仅赞美过程和努力,更要认可孩子的优势,会有更多心与心的流动。让孩子知道了优势是动态的,是可以培养的。孩子会更好地认识自己,认可自我。
陈晓晴:下午学习了正念、三层次聆听、3F沟通和如何正确地鼓励和表扬。分别体验了葡萄干练习、让学员上台讲困惑纠缠,下面学员听到什么?是全然听到这个人的状态,感受、情绪、渴求还是自我臆想、评判、建议,让大家收到了什么是听,如何听,听比说更难,在沟通中更重要;在3F沟通中,与小伙伴练习坚持描述客观事实,表达自己或猜测对方感受,说出自己或猜测对方的需求,请求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这样的方式说话要自己处于中正好奇的状态。关于鼓励和表扬主要是要强化孩子成长性思维模范,说努力,优势,具体的,行为等方面而不是人格层面的贴标签或评判。 这些内容要多练多用才有用,多在生活中实践。
刘天雨:静听声音,聆听生命,与生活温柔相伴!今天导师有一句话让我感受颇深:努力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平凡!在三种教养模式中,我意识到了我是“孩童模式”,很同情潘大帅和潘小帅被我压迫奴役了这么久,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已经开始能够及时的觉察自己了。面对自己的坏情绪,不要厌恶,也不要排斥,我们先试着安抚自己的情绪(最好的方法是允许他哭,允许他闹),然后自己拥抱自己,最后慢慢把自己转变成“健康成人模式”!共舞练习也感触很多,战斗、逃跑、投降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只有共舞模式下才能身心合一、人地和谐。最后重要的就是修“在”,人在!心在!
颜冰容:静听生命,温柔相伴,小船老师的金玉良言。今天的主题,我觉得都可以用这句话来诠释。静听生命,这个生命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其他任何人;温柔相伴,我们陪伴的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生命中的其他任何人。当我们静听老公的生命时,我们会感知到他所需的营养:尊重,肯定,赞美,被认同等等。当我们听懂了他们的需求,并去满足他们时,幸福也就在咫尺。当我们静听自己的生命时,我们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接纳自己,爱自己。当我们静听孩子的生命时,我知道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感知到了她真正的需要,而不是我的期待,以及我认为的需要。
阅读这些美好的文字,心情也是那么美好。
还记得廖老师说的那句话吗?
――“我在这里,当下,我只为你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