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6年,初中3年,中专3年…这么多年,直至近日才知道读书是个技术活。写,才是最有效读书途径…那学是个什么东西,随他去吧~
书,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记忆力不好的我,书读完就忘。年龄随着时间流淌,忘的书多了,却隐隐发现两句意思相反名言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句废话。
亡羊补牢,晚或不晚;塞翁失马,福或非福,其实并不重要。就拿数学举个例子,当然大多都已换给老师,只是还依稀记得,兔子永远追不上乌龟,将时间无限分割;现实中追上乌龟的兔子又证明了,时间是不能无限分割。
《轮扁斫轮》中说圣人言(书)实乃糟粕。现在才知道就因为不写,所以不会读书。就连这个耳熟能详的典故,都找不到出处。靠着糟粕、木匠这些关键字和搜索引擎才找到。
如何读书,怎样读书…之类的技术指导书看多了…但说实话,更加不会读书了。反而一旦下笔去写,就自然知道如何进补知识了。对,就像学画画;也对,就像学游泳。
动漫《秒速5cm》看了三遍,哇…诸多脑洞打开的网友解释道,秒速五厘米,13年,最后的距离是20498.4公里,无论是不是南北极的距离,总之…我把台词记录了下来,分类存入有道笔记……,向我的曾经的语文老师致敬,这些储备知识的读书技能,我到现在才开始使用。
《解忧杂货店》只看了三个故事,却不知道主角是谁。每个片段都是跳读前面,看后边,看完之后再翻回来,才能把前面的伏笔和剧情铺垫才不觉枯燥无味。故事里的配角,在下一个故事中,可能就成了主角。这三个小故事中把人与人,事与事,交织在一起,无处不在的联系……原来小说还能这样写。
书,读(观)书(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写字说实话是一件虐心的事,临摹二王之下,欧颜柳赵苏黄米蔡……的字帖。歪歪扭扭,大大小小,极大落差不断摧残着练字的人。
写字与画不同,画画随难,但牵连甚多,略微的误差能瞒得过眼睛,但是字是精炼过的画,就那么几笔,就那么大。要美,太难。
最近也渐渐发现,原来与读书一样,写字也是为了学习怎么观字……到现在为止,也只知道漂亮,却不知道为什么王羲之怎么就成历代“天下第一行书”。还一直处在连差距都看不到的阶段。书摆在那里,慢慢书吧。
书就是书,那读又是什么东西,随他去吧。
至本末倒置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