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的新闻,我总能看到一些,那时候觉得啊“人性本恶”这个说法挺确切的,后想想“人性本善”还是对的,只是在孩童时被不同的教育,不同经历影响,最后造就了不同的人格、三观。
但是 “熊孩子”的出现我可以肯定的说:直接原因来源于他们有一对“熊父母”又或者“熊家人”
今天,和你们说说我近期所接触到的熊孩子。
大学期间,每个暑假都会在离家不远的画室教小孩子画画,也可以算得上接触过不同类型的孩子了,这个暑假,碰到了个难搞的主子,怎么个难搞法?你听我说故事:
平常家长陪同的时候还算是有礼貌的,来画画的时候因为长相乖巧,是比较招惹喜欢的类型,但是时间久了,就发现问题了,这孩子有很严重的公主病,会要求老师一直陪同,不愿意自己动手画画,唤着她自己动手,她便不动笔,开始发脾气,一有不顺着她的地方,就摆脸色不说话,扔本子扔东西,拍桌子,你能想象钦差大老爷拍桌的场景吗?那她便是这么做的,和她聊天细心开导全然听不进去,一副你不依着我,我就不理你的表情。换了4个老师和她说话,都是一副臭脸样,过后和她母亲反应过这个问题,但她母亲的回答是这样的:小孩子都是这样的哇,没什么关系的 🤷♀️
家长这么回答之后,对于孩子A,我和另外一位老师是这么处理的,本来前期还算照顾着她,但是现在我们觉得一节课的小朋友不止她一位,全花在她身上对别的孩子是不公平的,我们也不愿意受着她的公主病,我们是老师,不是保姆,既然家长都不重视,那我们也就任由着她这么生气,装作看不见了。
家长的家庭教育,会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发展,我相信一个全家相处愉悦,有礼貌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应该也是性格极好,有礼貌的孩子,但是如果一个家庭有着内部矛盾,或者全家都极其宠爱着一个孩子,那么这个孩子的性格要么偏激,要么内向,要么有着严重的公主、少爷病,极其“熊”。
这位家长的回话和她的行为,全方位都表现出来了,我在家里就是这么惯着的,就是这么无所谓的,小孩子都应该是这样一副霸王的形象的!所以呀,孩子也就如愿成了这样一副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