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在大连呆过一两年,认识了些不同的人,发生过很多好玩的事,现在回想都是很好的回忆。
我从小肠胃不好,每次换一个地方生活都要拉几天肚子,刚到大连时,在公司食堂吃的第一顿午饭就是酸菜炖大骨头,这让我记忆深刻,因为回去就开始拉肚子了,大家说这是水土不服。这说法很对,因为我休假回家吃了家里的饭照样会拉肚子。
在新地方生活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慢慢适应当地的口味,比如米线。
家乡这边是吃面食的,也有开的米线店,基本都是云南过桥米线,上个热热的锅底,然后各种小碟,包括酱、生鹌鹑蛋、包菜丝、胡萝卜丝、韭菜段、小鸡腿……林林总总十几个,自己想吃什么吃多少,自己往里加,都能烫熟。到大连后,跟当地的同事出去吃饭,找了家米线店,它的做法和过桥米线不同,顾客先点菜,荤菜、素菜、锅底先点好,然后老板会一次性煮好端过来,吃的时候调个蘸料碗,醋、麻油自己喜欢什么放什么。第一次吃吃不惯,因为之前从没吃过加醋和麻油的米线,吃的时候说怎么这个味儿?人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就是爱质疑,后来越吃越喜欢,越吃越停不下嘴,酸酸辣辣麻麻,很过瘾。再之后就经常去那一家米线店,有时候是两人,有时候是四五人,年轻人在一起说说笑笑,吃得很欢乐。
回家乡已经十来年了,换了工作,跟之前的同事渐渐少了联系,也没再回去当年生活过的地方。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家乡这边能吃到各种不同的米线,口味越来越多变,能满足你不同的需求。那天偶然刷到一个直播,是个东北妹子,说她卖的米线是正宗的东北米线,米线是用大米粉玉米粉加工的,底料包、醋包、麻油包、辣椒包都是经过层层检验,能让你吃到小时候的味道。我心动了,主要是“正宗”、“小时候的味道”这几个字击中了我的心。
我有点想念年轻时候吃过的味道了,果断下单买了几包。
收到后迫不及待想试试,找了冰箱里上次吃火锅剩下的丸子、牛肉卷,洗了白菜、豆芽,切了白萝卜片,应该再放点小油菜或者菠菜、豆腐皮的,但是家里没有了,将就着吧。一个小锅先煮米线,一个锅煮锅底和菜,最后合一起用麻油、醋、辣椒来调配味道。煮好后发现对自己的厨艺没有正确的认识,放酱包煮锅底的水放多了,让底味变得有点寡淡;后面一激动麻油又倒多了,变得很麻嘴;不敢吃太辣,辣椒包很大,打开只倒一点吧又怪浪费的,就没往里放,只用了酱包里的辣味,辣的不够;还有米线对我来说也太多了,年轻时能吃完,现在吃这些总觉得咋还没吃完呢?总之不尽如人意,不如当年店老板做的好吃,但最后还是都吃光了,还喝了点汤。认证它有当年的味道,就是家里人吃不大惯,只有我吃得挺开心。
下次吧,下次我觉得我能做的更好吃,当然,有人陪着吃就更好了。
东北米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炸鸡柳 按照鸡肉纹理切,黑胡椒 盐 姜 酱油 香菇汤腌鸡蛋 面粉 面包糠裹一层炸 2.炸薯条薯片 新鲜土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