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到了清明节,就把课本从旧书包里倒腾出来,把要去祭拜的香和纸放进去,再放几个橘子进去,还会装些零食,手里提着两卷鞭炮,还有清明纸,跟着大人们去扫墓。
我们那儿叫‘挂亲’。就是把清明纸挂在坟头上,希望天堂那边的人保佑我们。
我们去扫墓都是成群结队的,一个宗亲家族一起去,队伍非常的大,非常的热闹,小孩子也很喜欢跟着大人去扫墓,大人们拿着镰刀和铁铲。满山遍野的跑,基本上几代的人坟墓散在各个不同的山头,基本上都会跑大半天的路。时间久了,我们都是有计划好路线,这样会减少一些时间。
我在家在贵州的,那里全是山,扫墓那天人们基本上都是在山上的,到处的鞭炮声,各个山头上都是成群结队的人。
春天刚好花开草长,淡淡的野花香味,树林里的植物也刚长出来,总是怀念那种味道,浓浓的植物味,如果赶上太阳天气,不冷不热的吹着大西南的山风,吹到骨子里舒适,像一块轻柔的布纱,在你的身上缠绵。山里面很多野果跟野花开得正好,小孩子总是能记住哪一处的野果最多,哪一处的野花开得最好,去摘一些,能吃的吃,有好看的花就放在墓碑前,留一些自己拿着,边走边闻。野花特别的香。
每次要出发前,奶奶除了会给我两块钱以外,还会特别的嘱咐我,记得去谁的坟前看看一下,烧点香纸,因为他以前帮助我们做过什么事,也记得去哪个二公三公的坟上,因为他没有后代了,又或者哪个堂叔今年家里没人记得帮他家父母亲的坟除一下草,放点鞭炮。也有那谁的坟爱去就去一下,不去就算了,他生前老是欺负我们家。
一路上,大人们上每一座坟,都会念叨一下,这是谁谁谁,他以前怎么样,比如:“这个人以前做事特别能吃苦,他可真是厉害,一个闯土匪窝,去救人回来,后来还是被土匪用抢打死了,。。。。。。。。。。。”有些只是听更老的人说的,爷爷讲给叔叔听,叔叔讲给我们听。
每一座坟都有一点或一些故事,我小,总是会问:“那些土匪住哪里啊,山洞里吗?他们为什么要抓人啊?”,大人总会被问烦。
后来,出来打工的人越来越多,扫墓就没那么多人了,我最后一次去扫墓,就只有我跟一个堂哥两个人,出发前,奶奶千叮咛万嘱咐的跟我俩说,每一座坟都不能少,那些很重要的更不能少,再远都要去。 那一年我俩扫了整整一天,累坏了。
去年过年,奶奶去世了,今年这时候清明节,我突然想起来,我好多年没过清明节了,不知道哪些坟还有人一座一座的去看吗?哪些故事还有人会说吗?
――我们这些平凡的人,死了以后,这一生平凡的事,也被带走了,这个人生前平凡的青春,平凡的爱情,平凡的故事,都没有人记得或提起过。清明节也就是对哪些曾经也年轻过,也老过,也爱过、恨过的人的一种祭奠,让平凡的人去听平凡的故事,一代一代的说给后人听,哪怕就那么几个人知道,也能证明这个也存在在这个世界过。
哪些在清明节时候,坟前没有香纸,坟头上依然杂草丛生的,可能就没人记得这个人了,没有人怀念,没有人知道,更没有人说起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