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这是一句老话,但真的是这样吗?
1
我有一位从小一起长大的同伴小A。
才八九岁的光景,洗衣、做饭、带弟弟,家里家外一肩挑。是当时小镇上公认的“最懂事”、“最勤快”的好孩子。
有一个冬日,我搬了张小板凳,坐在家门口晒太阳,一边吃着烤红薯,一边翻着小人书。
这时,小A拖着一个装满货的编织袋,从我家门口经过,我赶紧掰下半截红薯招呼她过来吃。
她停了一下,准备过来。
这时,小A的妈妈从后面出现了。
小A一看她妈妈来了,咽了一下口水,摇摇头,继续往前走了。
她的妈妈走过我的跟前时,对着前面的小A喊了一句:“女儿,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呀,别学人家这么懒。”
我拿着半截红薯僵在那里,尴尬地咧着嘴笑了一下。
2
电影《十月的天空》中的霍默,是一位矿工的儿子,他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名航天科学家,发射火箭。
但他的梦想却遭到了嘲笑。他的父亲,认定一个矿井小镇的普通高中生的未来,只能是在地底下。并告诉他:“你注定要接我的班,你天生就是干矿工这一行的。”
霍默拒绝了:“你只关心地下,而我却会仰望天空。”
最后,他克服了重重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美国火箭发射中心的一名科学家。
3
后来,我离开了小镇,与小A失去了联系。
很多年后,我到街上买水果,挑好过秤时,售货员“啊”地叫了一声,吓我一跳。
她指着我兴奋地说:“你,你不是小鱼吗?”
我说:“是呀!”
她说:“我是小A呀!”
我把嘴巴张成O型,也没办法把眼前这位满脸皱纹的妇人与当年那个秀气水灵的小A联系在一起,我们都是才30来岁的人呀!
但,真的是她。
寒暄过后,才得知,她初中没上完就辍学了,一直打工照顾父母,甚至帮弟弟赚得婚房,现在又帮弟弟带小孩。吃了很多苦,到现在也没成家。
我听了,心里一阵难受。默默地看着一直为家里当保姆,一直吃苦的她,不敢再说什么。
4
生活中有很多人,干的是最累的活,嚼的是最苦的馍,也不一定会成为人上人。
苦难只能把人锻炼到一定程度,如果一直延续几十年,变成一件例行公事,它就不再具有锻炼的作用,只会使所有感觉变得迟钝,继而令人成为木头。
人上人肯定都是吃过苦中苦的,就像由一名矿工儿子变成航天科学家的霍默。
但一味只会吃苦中苦,不求突变,是绝不会成为人上人的,你只会变成一个苦力。
维克多·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说,人的心只容得下一定程度的绝望,海绵已经吸够了水,即使大海从它上面流过,也不能为它增添一滴水了。
苦难与绝望,只有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