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前面 -
“当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在我们身边拔地而起,当越来越多的建筑物被我们当做“强大”和“富有”的象征,有没有可能建造一种既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又不刻意追求视觉需求的建筑呢?除了高高耸立的、洋洋得意的建筑模式之外,难道就不能有那种俯伏于地面之上、在承受各种外力的同时又不失明快的建筑模式吗?”
——《负建筑》
当城市的建筑正陷入“钢铁侠”式的千篇一律之时,建筑师王刚希望利用竹子焕发出不一样的色彩和表情。在这钢筋水泥的森林,玻璃幕墙的秀场,“竹元素”成了当下低碳建筑的“明星”。
- 句子 -
❶有句老话说的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希望能够从很多点上,能够唤醒大家对竹子的认识。
❷工业化时代我们已经放弃了很多原始材料和一些技术,包括和材料有关、和我们生活内容相关的一些文化。
❸所以今天,我想让大家能够意识到其实很有价值的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可以让竹子回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❹我们希望让竹子批量化、规模化、工业化地进入我们的生活,进入我们的建筑,成为我们建筑方式的一个系统,运用竹子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创造价值。
❺所以在这里,作为一个建筑师我想要强调一点,在面对资源的时候,建筑师可能拥有更高的敏感度。
- 正文 -
900 秒 教 你 读 懂 竹 子
王 刚
大家好,非常高兴和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竹子的故事。因为我是建筑师,说到竹子,可能大家一下子很难找到一些联想关系。在这里我其实想说的并不是简单的一个竹子和建筑之间的故事。
那么说到竹子和建筑之间的故事呢,可能大家会觉得比较久远。比如我们去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云南、四川或者是贵州,大家偶尔可能会看到一些竹子有关的一些建筑,比如说吊脚楼还有一些传统民居。
在中国的传统当中,我们可能还有一些非常微小的的记忆。竹子,曾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在工业革命之后,尤其在近现代的文明当中,竹子已经基本上从我们的生活当中淡淡地退去。
这是一个事实,所以我其实很想借用这么一个机会,一个是分享一下与竹子有关的文化,一些心得、感受;另外一点,也是希望借此次机会能够唤醒我们作为中国人,从我们的祖先流传下来给我们最有营养的内容里面对传统文化和竹子这么一个具体符号的记忆。
这个记忆是需要一点点被唤醒的,因为在很多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上包括竹子,实际上我们是在一种失忆的状态。因为我们的文化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有一个断层,有一个断裂。
<中华世纪坛 · 筑梦竹迹>
有句老话说的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希望能够从很多点上,能够唤醒大家对竹子的认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仔细回忆一下我们会发现期间会有太多太多的东西和竹子有关。
当然这是一个冷兵器时代,并不是工业化时代。工业化时代我们已经放弃了很多原始材料和一些技术,包括和材料有关、和我们生活内容相关的一些文化。所以,我还是把这些事情归结到一个文化属性上的问题。
在这里,我想先说一个数字。这我们的汉字中,曾经有300多个字是有竹子这个偏旁部首的。大家可以回去查一下,而且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很多常见的东西都是有竹字头的。我们可以仔细回忆一下,比如说筷子的“筷”,还有很多乐器,包括传统乐器叫丝竹。
我们有很多传统的手工艺以及很多生活相关的器皿、家具、物件包括很多着装都是和竹子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说斗笠、蓑衣。
这些事情,在我们的现代生活当中,很多人都认为已经没有必要的联系,只是作为闲情雅趣存在。我们可以在比较休闲的时光,或者在比较有情绪的时候欣赏一下竹篓和一些为文人墨客所喜欢的与竹相关的一些器具。包括电影《卧虎藏龙》,是在安吉竹海拍的,也只是在文艺作品中出现,在生活当中并不常见。似乎,竹已经真的已经离我们生活远去了。
所以今天,我想让大家能够意识到其实很有价值的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可以让竹子回到我们的生活当中。这是我们作为一个建筑师正在积极努力推动、挖掘和重新唤醒的这么一件事情。我们希望让竹子批量化、规模化、工业化地进入我们的生活,进入我们的建筑,成为我们建筑方式的一个系统,运用竹子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创造价值。这也是我们特别想要做的一件事。
接着,我想再告诉大家一个数字,一个很关键的数字。全世界所有竹子的分布,有一个惊人的数字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不知道的。那就是,中国拥有占全世界73%的竹子,而且这个数字还可以大幅度增长,因为竹子的生长周期非常短。
全世界一共有1300多种竹子,而中国大约有1100多种。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当中,竹子是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在近现代的生活内容当中,竹子几乎已经完全成为一个过客。我们最多看到一些竹地板以及一些并不是十分必要的竹制器皿,完全是一种被当作兴趣爱好的存在。
我们的脚下就拥有全世界占有绝对价值和绝对数量的竹资源,但是我们却忽略了,我们没有对这些竹资源进行最简单最起码的利用。现在,竹子基本上处于一种被闲置的状态。所以在这里,作为一个建筑师我想要强调一点,在面对资源的时候,建筑师可能拥有更高的敏感度,我们意识到两个很关键的问题......
- 王刚建筑设计作品,部分展示 -
本文为先言集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如果您对我们的栏目感兴趣,欢迎订阅先言集微信公众号:xianyanji7
添加个人微信号:mxcm0221,加入读书会,我们为您定期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