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财富,我有话说
每个人对财富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所有财富都需要“时间”这个要素来承载。班班在这里主要讲的就是最“俗”的财富——钱,所有财富都需要“时间”这个要素来承载。时间可能是上天赐予世人最公平的东西。富豪的财产可以高出普通人数千万倍,但其拥有的时间(寿命)却无法高出平均寿命一倍以上。所以,我们今天分享的关键词就是时间。
二、人的时间成本,从一个小故事开始
1.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做?
先来说一个小故事,有一次小明去游乐场,最热门的云霄飞车已经挂上了“此处排队约需一小时”的牌子。小明想了想,1个小时有点久,但自己尚能忍受,于是加入了队伍。一小时后,当小明排到队伍的最前方时,一位风一样的男子跟他说,愿意出200元购买他的位置。如果你是小明,你会不会让出这个位置?
2.主人公小明告诉你,他的答案是什么?
小明月薪约5000元,扣税再除掉休息日等,日薪大约是200元。排一个小时队,已经相当于工作了八小时,这个条件很诱人,于是小明接受了这笔交易。这里面有一个概念,就是时薪,大家可以算一算自己的时薪是多少。
有人虽然月薪1w,但是天天加班、周末也不休息,平均到时薪上面,不见得比一个普通人挣得多,时薪才能更真实反映一个人的收入状态。我们借助小明的故事,目的就是从量化思维的角度来看时薪。
3.辣么,出价200元的男子是不是冤大头?
很多小伙伴都get了一个要点,就是要看这名风一样的男子时薪是多少?这位风一样的男子之所以愿意出价200元,是因为他在一个小时里能够赚到更多的钱。
曾经有这样一则小趣闻,某位富翁不小心掉了几百美元,路人见状后告知,谁知他头也不回的走了,因为他心里在盘算,在弯腰把几百美元捡起来的这几秒钟时间里,他能赚到更多的钱。
4.关于小明的故事,我们的思考是?
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开销的理解,多以金钱来量化,很少有人会把时间也计算在内。举个例子,假设我们出门看电影,像战狼2,很多人都会注意到路上花了多少交通费、电影票花了多少钱。但很少有人会注意路上花了多少时间,电影开播前等待了多长时间。
前面已经讲过,富人的财产可以高出普通人数千万倍,但其拥有的时间却无法高出普通人一倍。当你拥有很多物质财富时,时间就相对更少,因此富人更在意时间,并且愿意用金钱去置换时间。而当一个人拥有的物质财富较少时,时间就相对更多,因此他不愿意花费本就稀少的物质财富,而更愿意消耗大把大把时间。
5.所以给大家的建议是:去做更赚钱的事情,给你的未来创造更高价值的事情,一个人越是紧紧抓住财富不放,财富反而越是离他远去,不少人小心翼翼地省下一笔物质财富,却浪费了大把时间。这些时间本可以用于丰富他们的大脑,帮助他们提高劳动报酬率,以创造更多财富。
如果对于财富的关注点都是细枝末节,你就没有办法放眼大局,随着收入水平提高,“用金钱换时间”的思维也会愈发明晰。如果你现在还处于事业起步阶段,没关系,先把这个观念植入大脑,尽量花时间去武装大脑,而不是为了节约开支而浪费大把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