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飘》这本书,对于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写作艺术手法不得不由衷地钦佩。无论从语言文字还是从人物描写方面说起,米切尔的这部杰作是我读过的书籍里是写得最好的。
《飘》这部书描写的时代是在美国南北朝时期,战争对于人性的影响在米切尔的笔下入木三分,这正是《飘》的魅力所在。我很喜欢米切尔对主要人物的性格描写都显得十分突出。比如主人公斯嘉丽的性格一方面是爱慕虚荣小女子,另一方面又是个有勇有谋,不屈不挠的女强人。再比如另一位性格表现突出的女性玫兰妮。经过米切尔细致入微的描写,玫兰妮就是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大好人,用句书中的话描述她:全世界的人在她眼中都是好人。还有两位不得不提的男主人公:阿希礼和瑞特。阿希礼的优点就是耿直而且专一,但其缺点就是办事能力低下,思想古板,这些性格特点在斯嘉丽回到塔拉庄园后就可以读到。最后一位男主角瑞特,作家在这个人物形象塑造上也花费了不少笔墨。几乎瑞特的每一次登场都给整部小说添加了不少的幽默感,幽默感的背后同时又是对人性的深深讽刺。瑞特的遗世独立、精明强干以及其眼光独到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无论作家是在描写斯嘉丽还是在描写瑞特的时候,两个人的性格色彩都是多种多样的给人以现实的真切感。这也是整部作品《飘》闻名世界文坛的一大亮点之一吧。
《飘》这部小说最后一笔画龙点睛的句子“明天就是新的一天。”让人印象尤为深刻。这句话自《飘》问世以后,就被人们广为流传。全书的主线是围绕着南北战争写的。战争前,斯嘉丽只是个纯粹爱美的小姑娘,热衷于自身外表的修饰从而吸引更多男孩的追求。放在当代,不也正是众多女孩的通病么?战争时,作家并没有给斯嘉丽身上增添太多高大上的精神,她不关注时政,甚至都不关心军民的死活,她只在乎自己梦中的白马王子阿希礼在前线的生死如何。与众多南方人泛泛而谈相比,斯嘉丽这一点倒显得务实,不过主人公的自私与其对爱情的执着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书中对人物的刻画妙就妙在作家既没有为战争喝彩,也没有给主人公添光,批评和警醒成为米切尔笔下两把犀利的刀。战争后的故事也将整部小说的情节拉进了高潮。当众多人还未从失败的战争中清醒过来时,斯嘉丽已经开始扭转命运的时局。一个女人,20多岁的寡妇,挑起来两家人生存的重担,她出卖了自己的爱情守护了家园。她用自己的精明能干击垮了同行的竞争对手,她不拘一格的性情,我行我素的率真,敢作敢为的勇气正是那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女性同胞们的楷模,这时的她早已不是只专注于外表的小女孩,而是一位内心强大的女强人。始信须眉等巾帼,谁言女儿不英雄?从战争前,斯嘉丽对阿希礼的爱情表白遭拒到战争时,母亲的去世,让原本摇摇欲坠的家园雪上加霜,直到战争后,面对乔纳斯侵吞家园的主意,家园已是风雨飘摇的一叶浮萍。种种困难面前,“明天就是新的一天”是斯嘉丽的自我心里安慰,也是她挑战困难的精神支柱。是啊,世事多变,如风云变化多端,谁能料到明天会是晴天还是雨天或者还是其他天气呢?遇到困难就该像斯嘉丽那样,自我安慰,迎难而上,阳光总会在风雨后。
玛格丽特·米切尔一生唯一的作品即是这部《飘》,唯一的作品却成就了这位独一无二的作家。十年磨一剑,十年的功夫能让作家写成更多的作品,但十年的功夫也能让一部作品超越千千万万个作品。所谓的经典,必当经受的住时间的考验。很多时候我们在创作的时候,尤其是在互联网创作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端正一颗热爱文学的心态去学习去请教去创作真正符合自己性格的作品,而非为了写作而写作一味的去追逐名利。写作的结果是幸福的,写作的过程是痛苦的,我相信纯粹热爱文学的人,在孤独的创作过程中也能苦中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