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一本由美国作家赛珍珠撰写,以中国农民王龙一家人的生活为主线的小说《土地》在美国出版,这本书在美国社会广受好评,连续两年成为美国最畅销的书籍。
1938年,赛珍珠女士又因《土地》一书,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当时赛珍珠女士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是:“赛珍珠女士,你通过那些具有高超艺术品质的文学著作,使西方世界对于人类伟大而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认同。……你赋予了我们西方人某种中国精神,使我们认识和感受到那些弥足珍贵的思想和情感,而正是这样的思想情感,才把我们大家作为人类在这地球上连接在一起。”
赛珍珠在文学史上是一个极具独特性的个案,她出生在美国却在中国生活了将近40年的时间,从小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但同时由于她自身种族和人种上的不同,又面临着文化边缘人在文学创作上可能会出现的文化排斥和偏差。
赛珍珠用英文书写中国二三十年封建农村的种种社会现象,她同情中国,认为“我已经学会了热爱那里的农民,他们如此勇敢,如此勤劳,如此乐观不依赖别人的帮助。长久以来我就决定为他们说话。”但她在将社会底层农村人民的生活窘境呈现给读者时,却缺少了一些对农民艰苦生活体验的共情,有浮于情节表面的情况出现。
《大地》在同时期乡土小说中是相当优秀的作品,作者本意是呈现出具有乡土意味的原生态描写,赛珍珠有着中国社会底层生活的丰富经验,对农民的生存情况有非常深刻细致的描写,她将乡土文学的着力点放在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上,反映了作者本人对中国底层人民生活疾苦的深刻探讨和同情,也正是因为作者本人的异乡文化背景,这部作品呈现出了别有特色的伟大魅力。
1、《大地》的文化背景:赛珍珠的中国生活
赛珍珠有着很深厚的中国文化背景,可以说这些扎根于她价值认同和价值追求的中国思维从年幼的时刻开始几乎影响了她的一生 她出生在美国家庭,随着传教士父母来到中国,从小深受中国传统文 化的影响。
她的保姆王阿妈是她童年接受文化熏陶的重要来源,王阿妈为她讲述了很多传统的中国古代小说,像是《白蛇传》《红楼梦》之类。王阿妈似乎有讲不完的神话故事,故事中的神仙或者鬼怪住在树上、石头中和云彩里;故事中有海龙王、河龙王,还有当地被压在塔里的龙王,这些故事使得 赛珍珠从小便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赛珍珠的文化启蒙里最早出现关于中国的文化认知,除去她自身看到的、感受到的社会现实,其他则是来自这些小说和民间故事,她被这些小说高超的创作技巧和鲜活的人物形象所吸引。
这些生活经历和故事塑造了赛珍珠最早的中国思维,之后便成为了《大地》的创作养分,小说中,(王龙祭拜神传统的受这种文化影响)她曾经度过童年时光的镇江也成为了《大地》中“the great ,sprawling , opulent city”的原型。
初读这部作品,难免会觉得有些枯燥。疲乏于王龙和阿兰沉默的陈年旧事般几乎没有爱情的婚姻生活,疲乏于其中关于土地和劳作的描写,困顿于非母语环境的阅读。但是当故事不断深入,我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一些读者或者学者在研究《大地》时有时候会单纯地认为这是一部具有复刻“异国情调”的中国小说,因其作者的特殊性和跨越国别的身份产生了许多争议,以至于时至今日赛珍珠仍然没有被列入美国经典作家的行列。 在《大地》中赛珍珠带着极大的同情展现了自己笔下的社会底层的中国,跨越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鸿沟。
2、自我/他者:赛珍珠双重身份
《大地》有很多非常多值得探讨的文化现象。用英语书写中国社会,再由译者翻译成中文在国内流传,这本身是一种“文化回流”。在她的写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自我”与“他者”的重合成一种身份的矛盾。建构者和被建构者的关系的界限其实是模糊的。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想象的地理和历史有助于精神通过把附近和遥远地区之间的差异加以戏剧化而强化对自身的感觉”。
这种行为是一种殖民地人民的自我认知方式,当然殖民地人民被殖民的方式可能是在语言形态上、权利控制上等多种新方式。但是这次认知文化书写是由一位白种人完成的,她用东方话语形式试图通过自己的身份认知将西方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她面临着一些对身份对种族差异产生的问题。
【剧照】
霍米·巴巴曾经引入过一个关于“混杂性”的概念,在语言文化或者权利上,殖民者和被殖民者其实是互相交织发展的,这种重复性的发展是通过模拟话语形式使得双方出现模糊,从而进一步颠覆殖民话语。混杂性不在于追溯这两种本源,是令其他各种立场得以出现的“第三空间”“第三空间”是由于两种文化共同交织构建出的新的未被认知的世界,在这个空间中塑造者本人是一个主体者。
然而《大地》的创作要比“混杂性”式创作复杂更多,她站在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两种身份之上的。在跨越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鸿沟的同时,融合了两种身份,创造了一个属于她自己的全新的文化空间。
3、殖民者/被殖民者:《大地》中国角度下的异乡思维
在《大地》中,赛珍珠有一个很清晰的脉络,那就是她始终将农民和土地紧紧联合在一起。小说一开始用在土地上的繁衍生息暗示王龙将要娶妻之后也会绵延子嗣会有自己的孩子。
小说中对王龙和土地关系的描写非常详细,王龙纯粹地热爱着土地,就像是深爱儿子的母亲。在大饥荒之后一家人被迫到南方求生,最舍不得的仍然是土地,他离去时候心里想的仍然是“土地”。在南方生存之中遭遇绝望也一直坚信“我们必须回到我们的土地上”。
这种对于中国原生态小农耕作方式的描写是非常真实的,在旧时代很多农民的一生基本就是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依靠着土地,自给自足。彼得康曾评价赛珍珠:“对中国人的描写基于大量的亲身经历,对多元文化主义做出了空前绝后的贡献。”
在创作过程中,赛珍珠站在了一个她所熟悉的中国角度,带着她的中式思维,试图将读者带入带一个二三年代的旧社会中国里去。她的书写无疑是成功的。
前文提到了的“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她作为创作者在创作过程同时拥有了两种不同的身份,这是一种矛盾的融合。一方面她是来自所谓的西方发达文化输出的殖民者,但是她试图用同情的笔触来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世界,她拥有着长此以往的关于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因此在这个是时候她成来自这种“异乡”文化上的“自我”,而不是“他者”。
她成为一个建构者,是这个小说的叙述者;而王龙一家,成为被叙述者。这就变成一种矛盾的存在,在“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上,一般类似于“殖民”与“后殖民”的关系,而赛珍珠毫无疑问是来自美国文化的殖民者,但是她用自身的经历描写中国现实社会,情感认同更倾向于中国人民,又变成一个被殖民者。
4、跨文化叙事的“第三空间”:文化表达具有混杂性
这种游走在双重身份下的创作,显然是具有“混杂性”的。她把这两种文化进行重合创造,因此《大地》不是一部简单的具有“异国情调”的小说,也绝非一部中国式传统乡土小说。
这部小说构造了一个赛珍珠眼睛下的奇异的并不完全还原中国社会的“第三空间”,这也是赛珍珠作品饱受争议的地方。在《大地》出版之时,中国的一些左翼作家曾发表一些评论,鲁迅先生也曾说:中国的事情, 总是中国人做来, 才可以见真相, 即如布克夫人上海曾大欢迎, 她亦自谓中国如祖国, 然而看她的作品, 毕究是一位生长中国的美国女教士的立场而 已……她所觉得的, 还不过一点浮面的情形。”
而受到美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美国读者在当时则无法全然地理解土地对于中国人的意义,土地题材和中国农民简朴的品性引起了他们心里美国文化的共鸣,《大地》从而广受好评。
但其实美国乃至欧洲国家对当时的中国人的印象其实是相当刻板的,他们普遍认为中国人腐朽落后、愚昧麻木。罗斯认为中国民族是一个了无情趣、不懂享受生活的民族,所以中国人都“沉醉于吸食鸦片和赌博的双重罪恶之中”。
而分析也可得知,小说文本之中确实存在一些跨越文化上叙事表达的差异。因此造就了文化表达上的“混杂性”。赛珍珠虽然从年幼时期便生活在中国,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厚,但是种族和生活习惯的差异是无法避免的。中国人某些的传统习惯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传承,植根于骨血之间几千年都不曾改变,而在《大地》中就鲜少体现。
比如描绘农民生活的《大地》对中国农时的表述缺失 ,二十四节气是指导中国农耕生活的指南针,对农业生产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四时节令和二十四节气可以说是表现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符号,但是在小说文本里难以看到这种隐含着独特文化意义的时间表述。在作者的笔下,时间只是表现春播秋收转换和流逝的意义,没有四时节令的表达。书中有一段王龙和阿兰一直在收割水稻的情节,赛珍珠简单的将稻粒很饱满的原因归结为,夏天的雨水很充足、秋天的阳光很温暖。
但是如果作为一个传统农业耕作是不会只有春秋播种这种简单的循环的,农民是会关注谷雨时节的,谷雨才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时间是日常生活的文化细节,赛珍珠作为美国人无法有这种细节文化的认知。相同的时间问题还出现在小说开始王龙接阿兰回家,看到青桃上市决定买几个青桃给阿兰,书中说明青桃在早春时节上市, 这里出现了一个时间错误,桃子就算是青桃一般是六七月左右成熟才可以上市的,在这样的早春的时节,市面上是不会有青桃的。
前文提到赛珍珠与殖民和被殖民的关系脉络中,是和而不同的关系。当在面对“文化差异的围堵”时,《大地》成为了一部反映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现实、具有中国思维的文化“异端”小说。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可度量的,既非“他者”,也非“自我”,是一种三维空间上的第三化文本表达。这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历史和现实,但是却是一种强有力的书写形式,并非是一种错误,而是未被认知的表达形式,是“第三空间“的创造能力。
《大地》是一个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眼中的世界,在她的眼中中国乡土社会便是如此,这是一种带有差异的他者性的“想象博物馆”,是两种不同东西方文化观念交流碰撞同化的结果。创作者作为一个主体者,她所承载的小说文本则是一个主体,所以《大地》作为主体不仅是一种知识形式,它更是对躯体和灵魂进行塑造。
赛珍珠站在异邦领土上,将东西方文化进行融合,将自己的异乡思维和中式思维加以塑造,构成了一部有血有肉的作品。中国农民的奋斗、勤奋、辛劳、苦悲便跃然于纸上,这些辛苦劳作的人民不屈的奋斗既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人类精神共同化的体现。
因此《大地》三部曲从总体上改变了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固定看法, 提升了中国人形象, 以至于这部作品中体现的文化观念和内涵,直到今天仍然有非常深刻的思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