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新闻大概率上会消失在大多数吃瓜群众的眼中,因为我们只接受1千克就是1000克,老师教的啊,明明书上写的啊。其实“千克”这个概念只是科学家的发明,而我们只是用了他们的发明而去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如今有更精密的概念发明,我们也必须跟上节奏么?王东岳的《物演通论》的核心观念“递弱代偿”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答案是没必要,我们生活在各自不同的存在区间,熵增是我们的唯一宿命,正是因为那些生存环境越来越差的人们,他们才需要知道那么多,来弥补他们缺失的一部分。而我们可以选择不需要这个新概念,在日常生活1kg几乎对我们没有影响,我们不在乎少那一根眼睫毛的重量,没必要嘛。
一个未知的代沟世界
那有人说,你这么多废话,讲了等于白讲,与我有关么?确切的说与你我都有“观”,不是关系,而是观念,我们的知识从来都是一个个观念叠加而形成的,我们的“刻板印象”时常导致我们对他人误解;我们对食物的偏好,造成了老外吃松花蛋简直要恶心死,而我们却吃的晶晶有味之类的现象;小时候大人们灌输的观念,直接导致“女孩子文科优秀,男孩子理科强势”的错误认知。我们的操作系统、软件一旦固化下来,从不更新。观念1.0状态直接让我们的父母表示无法看懂世界,观念2.0的我们可以预见,如果未来操作系统如果不升级,只升级下软件根本没卵用。因为软件与操作系统不兼容嘛。所以我们努力去认识世界,但观念核心没有发生变化,我们依然会对周围新鲜事物产生陌生感。而小孩子的操作系统一开始就装起了更高的操作系统版本,对他们来说本身就不存在代沟问题,我们可以去看看大城市目前小学的状态,他们一开始就学习编程,英语。我们还要去努力学习、适应,但总是安装失败,不是我们大脑出现问题,只是因为观念在作祟。
被时代抛弃是我们的宿命么?
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不走一个时代的路。前段时间,对金庸离世的消息让我感到莫名的感伤,IG却在年轻人群中一下子火爆起来。我们只关心时代赋予我们所“拥有的”,逐渐地,一种撕裂感时刻萦绕在我们周围,我们与父母之间的观念差异导致了小小的代沟,我们与子女的代沟又因为科技的急速发展而逐渐拉大,未来在他们眼里,我们又进入了一种父母的宿命之中,开始被教育不要上当受骗,被教育使用某种先进沟通工具,被教育某种东西没有实际价值等等。但我们不知道的是“宿命”只是一个观念,宿命只是我们大脑的一种认知固化。而打破宿命就是要打破认识固化,所以终生学习必须成为我们改变大脑结构的一种强迫方式。爱丽丝仙境中,有句"你必须拼命奔跑,才能留在原地。",当下,我们除了奔跑别无他法,而终生学习,只能是我们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宿命。
终生学习有多难?
很多时候,我们拼命的在用错误的、守旧的学习方式对待知识的海洋。罗老师有句“人生一切难题,知识给你答案。”,一切难题都在知识之中,一切烦恼、一切错觉都在知识之中,而我们所需要的只是学会学习,所以有笑来老师才有了“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公众号,所以罗老师有了真正的“得到”,所以李善友老师有了“混沌大学”,所以古人有了,“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磨刀不误砍柴工”、“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这些都是得“道”的大师给我们传授的心法,而我们需要的只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首先,终生学习是一种态度,因为态度,所以我们比谁都不晚来,不怕赶不上车;因为态度,所以我们不怕自己有多愚笨;因为态度,所以我们拥有了一切开始的起点。其次,终生学习是一场马拉松,我们不要指望马上就能得到,一切速成都是幻觉,我们哪怕一丁点笨拙的独立思考,也好过一大堆华丽的别人的思想。最后,终生学习是成就你我的感人故事,因为我们的执着,因为我们的自律,哪怕是被人笑话是个傻子,我们也将因为我们一生只做一件事而被周围人铭记。因为,我曾,改造这个世界。
在人工智能的未来世界之中,如何自处,就看当下。 最后还是要将千克的定义附上:http://www.sohu.com/a/276073752_587438,量子力学已经将我们带入第三个模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