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瑜互见:比喻有缺点也有优点,表示客观的评价。
晨光微熹,照进老街尽头那家略显陈旧的古玩店里。
店主陈老爷子正擦拭着货架上的物件,这时,店门被轻轻推开,一个年轻人走了进来。
年轻人名叫小宇,是个刚入行不久的古玩爱好者,满心热忱,却欠缺经验。
“陈老爷子,我淘到个宝贝,您给掌掌眼。”
小宇小心翼翼地从背包里捧出一个瓷瓶,轻轻放在桌上。
陈老爷子放下手中的抹布,戴上老花镜,拿起瓷瓶细细端详。
这瓷瓶造型古朴,瓶身绘着一幅仕女图,线条流畅,色彩虽历经岁月洗礼,却依旧明艳动人。
陈老爷子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可当他翻过瓶底查看落款时,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小宇啊,这瓶子有年头了,画工和成色都不错,是个好东西。不过,你看这落款,字体略显稚嫩,和瓶身的整体风格不太搭,应该是后来仿加上去的。这物件,可谓是瑕瑜互见呐。”
陈老爷子的话让小宇有些失落,满心以为淘到稀世珍宝,没想到竟有瑕疵。
但小宇没有气馁,他决定深入探寻这瓷瓶的来历,他四处查阅古籍,走访古玩界的前辈,终于打听到,这瓷瓶原是清末一位民间画师的作品。
画师技艺精湛,却因出身贫寒,作品不受重视,当时有个富商看中了他的画工,便请他绘制瓷瓶,可富商为了抬高价格,擅自找人仿造了名家落款。
得知真相后,小宇陷入了纠结,他知道,去掉假落款,这瓷瓶虽没了“名家光环”,却能还原其本真价值;可保留落款,或许能卖个好价钱,却违背了古玩的真实原则。思来想去,小宇找到陈老爷子,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陈老爷子赞许地点点头:“孩子,你能这么想,说明你真正懂了古玩的意义。这世上的东西,哪能十全十美?有瑕有瑜,才是常态。重要的是,咱们得守住本心,不被利益蒙蔽。”
在陈老爷子的指导下,小宇小心翼翼地去除了假落款,再次将瓷瓶摆在店里时,它虽没了虚假的“光环”,却散发着一种质朴而真实的美。
不久,一位真正懂行的收藏家看中了这个瓷瓶,他欣赏小宇的正直,也珍视这瓷瓶本身的艺术价值,给出了一个合理的价格。
经此一事,小宇在古玩之路上越走越稳。
他明白,每一件古玩都有自己的故事,就像人生一样,有辉煌也有遗憾,有优点也有不足,而正是这些“瑕瑜互见”之处,构成了它们独一无二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