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被“女孩酒店遇袭”事件刷屏,看完整个过程后细思恐极,如果连日常生活都没有安全保证的话,这社会也太恐怖了,再加上酒店、警察的不作为,让众人心寒,遂激起层层众怒民愤。自事情在微博曝光,得到大家重视后,众多媒体和公众号围绕提高女性安全意识做了非常详细的讲解,还有名人明星提出这个社会太冷漠,对女性权利的重视度太低,平时对男女推搡视而不见,只是一味的劝解,而不是报警,或主动帮助女性。
从大家对这件事情的反映上来说,还是呈现一边倒的事态,主要基调都是强调女性该如何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这种情况就如,国内奶粉质量有问题,那好,我们自己上香港或国外代购;国内疫苗有问题,那好,我们用进口疫苗,或跑去国外去打;国产护肤品假货太多,那好,我们到处找关系直接去国外买……我们自身遭受了安全问题,那好,我们最好自己学会跆拳道,随身携带防狼武器,自己一个人别远游,晚上别出门,别穿暴露的衣服,不要随便跟陌生人搭讪,别一个人坐车……那我们的自由呢?我们牺牲自己的自由换取所谓的安全,真的划算吗?
对于此事,最该站出来担责的不应该是警察局这样的政府部门吗?我们纳税养他们,他们理应负责社会的治安问题,在出现犯罪的现场第一时间保护人民。而直至事态影响扩大后,警察才做出反应,说要调查此事,办案民警透露,遇袭女子没有遭受财产损害和人身损害,作案男子疑似醉酒。这句话的背后就是,这名女子并没有受到侵害,因此不算什么大事,作案男子醉酒,因此情有可原,是这样吗?不管是从视频还是女孩口述中,均可得知,那名男子清醒得很,办案民警如此曲解,又意欲何为呢?
作为官媒,同样不作为,真让人心寒。人民日报的微博转发了来自中国新闻网的女性防身贴士,还是在强调女性防卫方面的问题,但是这位女孩无论从警惕性还是安全方面都已经做得足够到位,作为“人民的喉舌”官媒们仅从“受害者需要加强自我保护”的角度出发,这样真的有意义吗?酒店问责情况呢?警察局彻查事实的进展呢?这些该做的事情,做到了吗?
当伤害发生时,应该从社会治安、现有的法律法规等源头去解决,而不是从受害者身上找原因。知乎上有个回答,提到“重要的是要利用一些关键性的事件来触发社会的改变”,我们恰好缺少这一点。很多人觉得我们的力量太弱小,没法问责government 对社会治安、安全问题的处理,但在信息渠道如此发达的今天,一点点微小的力量聚集在一起,也能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如果大家一起来呼吁公安机关加大对性侵害的打击力度,才能对犯罪分子起到足够的震慑作用;呼吁反对家庭暴力,才能使众多路人警醒,对受害人伸出援手,而不是选择无视;呼吁政府加强对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不至于随便出个门便遭受安全威胁。
在当今社会下,竟然还出现责怪女性出门不检点,自己缺少心眼,发生伤害时只能怪自己的言论,难道把女性包裹成穿上黑袍的穆斯林女性就安全了吗?“外面的世界很危险,你们快躲起来吧”的言论,对女性来说不是一种保护,而是胁迫和压榨。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要小心翼翼,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才能生活下去的话,那生活还有什么意义?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不是为了和罪犯搏斗。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更不愿意牺牲自己的自由,来换取所谓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