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记不起具体是什么时候读到舒婷的神女峰的,我也很喜欢致橡树,可对于我而言,更震撼的是神女峰,这似乎是第一首震撼到我灵魂的诗歌,再从初中时代至今的时光中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陪着我前行。
我是三峡人,具体是湖北宜昌人,说来也好笑,明明是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却总认为自己的灵魂属于长江属于三峡。似乎翻涌的江面就是我一部分人生的遐想。我从小听到的有关神女峰的传说是这样的:一个美丽女子的丈夫外出打渔,却不再归来,女子每天便在崖边盼望着,却不曾等到,时日久了女子便化作一座石像日日盼望丈夫的归来。这个故事似乎表达的是爱情的不渝与壮烈,而在舒婷的诗歌里她的人物形象产生了变化,神女成为女性自由意识的“异路者”,而新的女性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正对着旧时代对女性“贤良淑德”的传统思想产生背叛。“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人成为了人们的楷模,是悬挂于崖边的贞节牌坊。可是心不能变成石头,人们追求自由的心从未改变,不应为名声的束缚而放弃人生意义的追求。这是一场觉醒。“为眺望远天的杳鹤,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这种被世人习以为常的对人自由权利抹杀的贞节迎来了“新的背叛”。
这是我还很年轻的时候便从这首诗歌里看到的东西,我震撼于规则世界的“打破规则”,因为传说在很长的时候是让我们去觉得她——神女是伟大的,我们尊敬她的忠贞不渝。可舒婷带来了新的思考,她认为人不应为为逝去的美好而丢弃追求新人生的权利。这是那个时代先锋意识,是用来打败那个时代的。这里我有两个思考,故事里的人是为了爱还是为了“忠贞”,我尊敬爱,一生若是只为一段情,也是美丽的,遗憾带来了忧伤的美,而这不完美的故事更胜于完美,相较于追寻新鲜爱情的人生,她有更纯粹的力量。若是为了“忠贞”那便是稍显的可怜了,这是我们所鄙夷的东西,在男权的时代毒害了平等而鲜活的女性生命。这首诗在那么年轻的时候的我的身上刻下烙印,使我不被时代磨平而成为今天崇尚新鲜体验的我。这我想来就是文字的力量吧,改变受众,引领受众走向更真实更美好的自己。
其实最打动我的最震撼我的是最后两句:“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我不想解释它的意义在哪里,整首诗却在这里得到升华,浓墨重彩地刻在了我对生命的理解上。想来这是一声呐喊,人对于生命意义的向往,毕竟感情生物总是会为感情流泪的不是吗,感情的真实联系变化与构造,想来也是我们对于这个世界探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