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当我第一次耳闻这个《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书名时,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当时我心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天哪,都可以这么起书名儿了吗,也太简单随意了吧”,当时心里装着满满的不屑,对这本书的了解也仅仅止步于当时的吐槽不满, 后来也一直没有翻看过。
其实在遇到这本书之前,对于作者村上春树的印象还一直停留在初中的时候,想起来那个时候还是通过一个网友才知晓到这个作者的存在,同时也被作者“村上春树”这可爱意味十足的名字打动,好奇这位叫:“村上春树”的作者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八年前的我坐在仲夏夜晚院子里昏黄的路灯下,借着头顶洒下来的暗暗灯光,靠在墙角看完了他的《挪威的森林》,至今还清晰记得,那个时候还在上初中的我,看到书中描写到男女主一起探寻性的美妙旅程时的羞涩和惊讶,生怕父母误会我看小黄书而远远躲到一边的情景。时光一晃,没想到再读他的书已经是马上要大学毕业的八年后了。
村上君都做了些什么?
直到我快要看完《跑步》这整本书时,我才恍然反应过来,这位书中年年参加城市马拉松、间歇加入铁人三项训练的作者,其实是一位至今已经69岁、马上迈入古稀之年的老人了,意识到此事的我,在阅读他的文字时,更是对照书中提供的事件年份一一算出了作者当时的年龄,以此来帮我更好地理解这为神奇的前辈:
1949年出生;
22岁结婚;
29岁,第一部小说《且听风吟》问世;
30岁,第二部长篇小说《1973年的子弹球》出版;
31岁,决定成为职业小说家的村上君关店歇业,专心伏案写作,长篇小说《寻羊冒险记》发行;
而作者决定正式开始每天跑步,也是在写完第三部小说《寻羊》之后,至于为什么决定开始跑步,作者在书中写到:“刚刚成为职业小说家那会,过上了从早到晚伏案写作的生活,体力逐渐下降,体重逐渐上升,过度抽烟导致的浑身散发着烟味儿,打算作为小说家就必须找到一个既能维持体力,又能将体重完美保持的方法。”正是为了给自己在生活与写作之间寻求一个平衡,作者开始了自己的跑步之旅,而这一跑,就是三十多年:
33岁,开始正式跑步,由此开启长跑者生涯;
34岁,第一次参加公路长跑,全长5km;
35岁,从雅典跑到马拉松,人生以来的第一个四十二公里:42.195km。并由此决定,每年参加一次马拉松;
46岁,奔跑在美国东北部的塔夫斯大学的操场;
47岁,跑完了在北海道举行的日本超级马拉松赛——全长100km,用时11小时42分钟;
56岁,同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万名跑者一起跑完了42km的纽约马拉松,用时稍超4小时;
至此,作者已经保持了24次马拉松跑完全程的记录。
在上述列举的这些大型赛事之外,每日的跑步练习计划更是穿插在作者日常的生活中。而如果问,这种数十年如一日的跑步给作者到底带来了什么呢?作者在文中也有写到:“我写小说的许多方法,是每天沿着道路跑步学到的,是自然地、切身地,以及实际地学到的,从不间断地坚持跑步令我满足”。我想,正是这种无论是身体上的充沛体力,还是沿途带来的思维灵感,这些都给作者长期的跑步带来了动力,而每日跑步的所感所想又给作者的写作注入汩汩的新鲜血液,二者相辅相成,才有了我们手中看到的一部有一部的佳作。
回到一开始让我好奇的书名《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上来,作者在文末解释道,取这个书名的灵感来自于:作家雷蒙德·卡佛短篇集的标题“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 ”,而作者三十年如一日的长期坚持跑步,想写一篇一“跑步”为基准轴的回忆录,恰巧也套用这个句式,既写出了作者想对过往的跑步生涯做了碎碎的总结,又可以借此回忆往昔的过往岁月历程。这个名字来的那么妥当到位。
作者在书中谈了点什么?
跑步总是累人的,比赛总是需要练习的
即便是如此能跑、爱跑如作者,为了保持良好的体力,也是需要日日练习。而在参加马拉松大赛前,更是要提前进行周密准备,精心进行练习规划,提前让身体进入练习状态,想想已经56岁的村上君,为了在那42公里的赛道上表现出更好的成绩,也是要提前五个月就开始了跑步训练,并保持一天10公里,一个月300多公里的训练量,麻省的查尔斯河畔,总是日日有他跃动的身影。静下来想想,即便处于机体最有活力的二十多岁的我,也没有做到像作者这般如此富有激情和能量。
怎样才能成为小说家呢?
村上君虽然现在已近被我们读者所熟悉,但他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小说家的,他早在22岁结婚,大学毕业后就和妻子两个人一起开了一家白天供应咖啡,晚间改做酒吧的餐店,这样的生活维持了近十年,作者也在书中坦露说,正是这近10年昼夜颠倒的艰苦生活,让生性内向的他不得不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客人,这些都为他日后的写作提供了灵感的养料。终于在29岁,马上步入30岁的那一年,在生意终于收支趋向平衡的这一年,作者灵光乍现,用了几个月时间,伏案写出了8万字的小说,再后来,又相继有大大小小的优秀作品出现在读者面前。而问起村上君认为成为小说家最重要的资质是什么,他列了三点,分别是:才华、集中力、耐力,其实不难理解,这三点对于任何一个想在某一领域有些许成就的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才华是天赋,集中力是刻意练习,而耐力,则是长久的练习,对于村上君如此,我想,对于大多数普通的我们来说,都是如此吧。
也许我终其一生的力量也无法成为像村上君这般优秀的小说家,或者说,我可能到最后压根就写不出一篇像样的小说来,但是,就像作者在参加铁人三项比赛中所说的那样,成绩并非足以向人夸耀,但我竭尽了全力,身上依然保留着这种感觉,而且我觉得我在许多方面得到了改善,这足够难能可贵。
到底在思考什么呢?
最后奉上一段作者对于“谈跑步时都会谈些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
“在寒冷的日子,我思考寒冷;
在炎热的日子,则思考一下炎热;
悲哀的时候,思考一下悲哀;
快乐的时候,则思考一下快乐;
我几乎从不曾思考正儿八经的事情。”
“我跑着,只是跑着”